差点没抱住怀里的儿子。
好在悦然眼疾手快地接住弟弟,才没把石头给摔了,然后赶紧提醒道:“娘,快给几位官爷喜钱啊!”
“哦,对对对!给喜钱!”刘惠娘抹了一把眼泪,把早就准备好的喜钱递给了两位报信的衙役,才把人打发走。
几日后,县太爷在县里最高档的酒楼设宴款待本县考中的三位举人,对赵鹏程极为推崇,在得知他家中有适婚的姑娘后,当即就流露出想与之结亲的意思来。
赵鹏程借着劝酒挡了过去,然后表示自己闺女年纪还,且闺女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如今日子好过了些,想多留闺女几年。
县太爷一时脸上就有些挂不住,撇下他转为询问起其他两位举子的情况。
宴席结束后,另两位举人都劝赵鹏程识相些,不值得为一个闺女惹恼父母官。
赵鹏程却不以为意,他准备在冬日之前就带着一家进京,提早为明年春闱做准备。
书院的先生得知他这个想法后,也颇为支持,不仅把历年来的考题给了他一份,还给他传授了不少考试经验,与考场禁忌。
这一次赵秀才举家进京,依旧是由周长林陪着,且还带了两个身手不错的汉子。
为了答谢周里正与村里,赵鹏程给大家留了二百两银子。
自从赵秀才考中举饶消息传出去后,登门送礼的地主与商户们便络绎不绝,也不可能都推掉,且这些人也只求与举人老爷打好关系罢了,此外别无所求,不收反而得罪人。
悦然不由感叹,难怪都穷秀才富举人,竟是一点不差。
这一次他们家简直要发达了,直接实现了阶级跨越,达到了绅士阶层,所以也没必要装穷了。
周里正先还不肯收,后来见赵鹏程态度坚决,是诚心给的,就眼含热泪地收下了,转头就让大家伙都记得举人老爷的好。
秋收结束后,悦然一家人就赶着骡车上京了,这一次赶路要轻松许多,夜里可以进城住在客栈,也不需要赶时间。
石头已经一岁多了,在车里待不住,悦然就扶着他趴在窗口往外看,这时,家伙才能安静一会。
听,北方的旱情虽然得到了一些缓解,但还是收不上来多少粮食,且朝廷还在收复失地,北边的生活并不安定,故此沿途不时还能见到些许衣衫破烂、神情麻木的流民往南边迁徙。
一行人走走停停,九月底才到京城。
先在客栈住了几日,等寻到贡院附近出租的宅子后,悦然一家与周长林他们就搬了进去。
这边的宅子比较紧俏,大都是一进的宅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