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台县的县城已经算的上平原地区了。
工业园则选址在县城的北方,两者相距不远。
一条宽阔的北江犹如一条玉带,静静地流淌在县城与工业园区之间,将它们巧妙地分隔开来。
车辆行驶在北江二桥,静逸祥和的江面,与县城和工业园区的繁忙尽收眼底。
江口镇工业园。
半个月前立项的项目,崭新的蓝色铁皮厂房拔地而起,让原本用来耕种的田地变成了工业用地。
按照规划,原先县里的各种作坊,厂将会集中到此。
“老弟啊,这可全靠你当初的一千万,要不然这个工业园还弄不起来呢。”董昭林口中表现出一丝幽怨。
要不是祁同伟的钱,新来的县委书记恐怕得想屁吃。
不会大手一挥,就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起码光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得搞个大半年,压力也不会一下压在他身上。
除此之外,吴春林另一份底气也是源于祁同伟,要不是有孤鹰镇兜底,他哪敢这么大手笔。
前年,岩台县的Gdp堪堪4个亿,第一产业就占据了3个多亿,人均收入不足三百。
县财政是拆东墙补西墙,各级部门的工资也时有拖欠,艰难度日。
不过去年情况却变了,孤鹰镇缴纳的税收让县财政缓过一口气。
不仅不用继续输血,反而受到反哺,一加一减,那是一笔不的数字。
所以,吴春林就算真搞不出来,起码家里不会拉饥荒。
还有回转的余地。
祁同伟淡淡道:“发展第二产业是正确的,咱们要脱贫,光靠种地是远远不够,况且岩台县的地理位置又处于平原与山陵交界,更加得尽早改变。”
“是是是,发展发展,来来,你看看,想建哪?”
董昭林也不争辩,他理解这些人想进步的心,自己四十多岁,才上位正科两年,以后已经一眼看的到头。与祁同伟不同,他只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已经够了。
话间董昭林已经从包里拿出一叠材料,上面都是各块划分好的地。
祁同伟看了几眼,随便选了一块不大不的园区。
“老弟啊,你要不要把场面弄大一点,我给你最好的政策。”董昭林劝道。
“以后再吧,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两百万投资不了,够你去露一脸了。”祁同伟瞥了对方一眼,将材料丢了过去,“再,要政策我不会去找两位老板要,肯定比你的要低。”
完,祁同伟叹了口气,又道:“算了,要什么政策,多给县里一点税收,也多尽一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