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不同了,时代不同了。
现在的曹操是王,他建立起的是大魏,这些军士都是他大魏的子民。
更何况,年轻时的杀戮……
已经让大魏内部的叛乱此起彼伏,已经在曹操的晚年时,开始剧烈反噬他与他的帝国,让他疲于奔命,叫苦不迭。
这也是为何曹操最是疼爱“曹植”与“曹冲”的缘故。
他的继承人必须是一个“仁主”。
只有这样,才能在下一代化解他曹操当年杀戮造成的怨念,只有“仁道”才能救赎曾经大魏的罪孽,让大魏一代代的流传下去。
也是这个原因,晚年的曹操不可能不去救平鲁城这三万魏军,不可能不去救徐晃。
有那么一个瞬间,曹操感觉他被诸葛恪,不,准确的说,是他被诸葛恪背后的关麟给彻底拿捏住了。
无疑,关麟是懂他的!
懂他曾经的杀戮,懂他晚年的救赎,懂大魏的根基有多不稳,懂曹操对军心、民望稳定的渴望。
如今的大魏潜藏在繁荣表象下的,是根骨中的风雨飘摇啊。
一时间,曹操凝眉沉思,像是不知道该如何接诸葛恪的话。
站在首位的贾诩忽然迈出一步说,“且慢……”
诸葛恪带着悠然的微笑等着贾诩的发难。
贾诩拱手,“吾乃当朝太尉,诸葛公子把那‘炼狱火海’,把那‘三万人’的生灵说的如此不堪,如此卑贱如蝼蚁,那么……老夫敢问,你身后的那位关公子他自诩辅佐左将军匡扶汉室,可他焚的又不是大汉的子民么?”
诸葛恪含笑,“原来是毒士贾太尉,昔日天子流离、群雄袖手,汉室几亡,是魏王迎天子于许昌,筑宫室以尊养,那时候的魏王的确是忠臣,那时候魏的军民,自然也是汉的军民,可后来呢?”
“董国舅死在魏王的刀下,董贵人死在魏王的白绫之中,临死前的董贵人尚身怀天子骨血,魏王却如此心狠手辣,还有去年年初的伏皇后,被魏王幽闭于宫中折磨至死,伏氏宗族一百余人尽皆遇难!可魏王却百尺竿头,被陛下册封为王,这些?难道……还不足以区别魏与汉之差别?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证明魏王的大逆不道么?”
“哼,可现在贾太尉却说,魏军既是汉军,魏国的子民既是大汉的子民,你觉得这话可不可笑?魏王以臣弑君杀死伏皇后、董美人,残害天子子嗣时,又会想到,魏军既是汉军,魏国的子民既是大汉的子民么?难道……是汉天子让魏王残杀皇后、美人与其怀中龙嗣么?”
这是诸葛恪第一次在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