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首,“所以,顾雍抛出了另外一份‘诚意’,东吴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一份‘诚意’吧?”
的确……
就在方才,顾雍将李典交还给了曹丕,甚至允许李典随时离去,这无疑表现出了东吴“联曹讨荆州”的决心与诚意。
同样的,顾雍也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要么,就把张辽交给东吴;
要么,就以寿春城与淮河为界限,将淮河以南的怀远县、凤阳县、曲阳县、成德县……
其实,就是将除寿春以外的整个淮阴地区……悉数割让给东吴。
要知道,淮河南北统称两淮,大致的范围是南到长江,北接山东,西连中原。
其中淮河到长江这部分称之为淮南,淮南以寿春为代表,淮北则以徐州为代表。
因为寿春城无险可守,仅仅北边有条淮河,很容易被突破,军事上也称不上壁垒,但凡乱世,寿春一代一定是个绞肉机,修罗场。
附近一马平川,双方可以最大限度在这里投入兵力……
东吴要求的割让寿春城外的整个淮南,相当于完全拔出了寿春的爪牙,让寿春城随时暴露在东吴的兵戈之下。
而一旦突破了淮河,东吴就可以北上取徐州,安定两淮,再向西取中原,向北取山东。
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成功例子的。
比如,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这么做的,甚至把四战之地的徐州当首都。
无疑,孙权的目的,是要大肆效仿,为江东的未来争取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问题来了?
“丞相,会答应东吴么?”刘桢适时发问。
吴质也把目光望向曹丕,事关丞相的抉择,他也拿不准。
只是,曹丕又如何能拿准呢?
他摇着头,“我也不知道,如若放在平常父亲不可能答应的,可现在……很明显,两线作战,已经带给父亲极大的压力,也许……两害相权取其轻,至少淮南……哪怕是寿春失去了,这里无险可守,有文远将军在,随时都能再拿回来!”
嘴上这么说,可曹丕的心头,又如何不艰难呢?
只是……还是那句话。
一边是孙权,一边是关羽,两害相权,也只能择其轻——
……
……
孙权又一次召见了顾雍、吕蒙。
孙权笑问:“你们觉得那曹操会如何抉择?”
顾雍拱手:“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豪情万丈?倘若……他将张辽交于主公,那他就不是曹操了……至于第二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