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水溢流,害民人。』
也就是说距今三年前,这里洪水爆发过一次,三年后还会大水一次,而凭着关麟的经验……这中间的六年,尽管没有大水,但也一定不会太平。
所以……
他的思路,水攻、水攻,还是水攻!
还得水淹樊城——
心念于此,关麟继续问陆逊:“伯言兄,你对这襄樊的气候可有了解?都说枯水期,涨水期……那么涨水期是不是对应着暴雨期?以往在襄樊,水灾年份的暴雨能有多恐怖?水位能涨到多高,寻常年份的暴雨又如何?水位能达到灾年的几成?这灾年与寻常年份的暴雨,是否有一些细微、可察觉的规律?”
关麟一股脑的问出了一大堆问题……
这些,特别是襄樊一线的气候,这对他的计划太至关重要了。
只是,这些仿佛触碰到了陆逊的知识盲区。
陆逊只能无奈摇头:“你若是问长江流域,我还能给你说出个所以然,可若是……襄樊这里,这汉水,百姓口中的‘荆江’,那……”
他一句话没有说完,连忙摆了摆手,意思很明确,这方面的气候、水利……他不精通,更不擅长。
不过……
陆逊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眼珠子眨动,连忙道:“不过,倒是有两个人……此二人均是隐居于襄樊之间,久居于此几十载,又精通天文地理……如果是他俩中的一人,或许在天文、气象、水利上能给与云旗你可靠的帮助。”
陆逊这话脱口……
关麟连忙问:“是谁?”
陆逊也不隐瞒:“其一是……隐居于这襄樊之间,鹿门山中的庞德公……”
……
……
第345章百工奇巧黄月英,梨花带雨夏侯涓
精通天文、地利、气象。
又在襄樊一代生活多年。
陆逊能想到,且把话题引到的第一个人人物是——庞德公。
此刻的陆逊正在侃侃介绍这位享誉盛名的隐士:“他曾称诸葛孔明为‘卧龙’,称庞统为‘凤雏’,就连司马徽的‘水镜’之名也是由他所赠……世人只知其有识人、知人之慧,却鲜有人知晓,这庞德公也是极擅天文地理。”
“我还是从我叔父陆绩那边听得,相传鹿门山中的山民,每日只需观庞德公出门,是否带伞……就可断今日天晴与否!如此观之,或许他……在天文、水利、气象上真的能帮到云旗!”
这个……
关麟眼珠子一转。
庞德公与庞德是两个人……庞德是一介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