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国强”,这是提醒刘备与诸葛亮,千万不可因为小利砸了刘备那“惟贤惟德”的招牌,砸了蜀中百姓的人望。
第二句话,成立商务署,收取商业税。
这是寻找蜀中经济的增长点。
总是把目光放在贫寒百姓这群被“榨干”油水的黎庶身上,那多没意思。
赚钱,就得赚有钱人的钱。
如果说后世,是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
那在汉末,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一的人身上,一点儿都不夸张。
从这些有钱的商贾身上搞钱……
建立商务署,收取高额的商业税,约束他们的行为。
而作为回报,大肆提高商贾的地位。
这是“交易”,是关麟这份答案的核心与重点。
人言,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其实,江湖也不是人情世故,而是等价交换。
蜀汉要破“经济”这个困局,那一定要付出些什么,交换些什么。
与其付出益州人的心寒与民心思变,不如付出……商贾地位的大幅抬升,以此去换取更多蜀汉国库的聪颖,从而使得经济领域破局。
需知,古代三教九流中商贾的地位最低。
秦始皇时,商人必须编入市籍。
商人及其子孙,与犯罪的官吏和赘婿一样,都在谪戍之列,随时都可以被押往边疆服役或定居。
汉高祖时期,则是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乘车,不得购买土地,不得纳妾,甚至不得食大肉,还必须与奴婢一样,加倍交算赋钱。
到汉武帝时,又恢复了秦朝的谪戍制度,将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子孙,再度列入征发对象。
甚而有之。
商人……不但自己被入了名册,连子孙都因出身不好而不得翻身。
如此商人被列为“末业”“贱业”,从事经商者被列为“贱民”。
而站在商贾的角度上去想,似乎……他们也极其迫切的希望地位能够得到提升。
……
这份答卷,关麟写的只有寥寥三段,寥寥数语。
刘备与诸葛亮起初看时也是漫不经心……
可随着,深入的去看,深入的去想,深入的去讨论……
他们渐渐地发现,这个答案的精妙绝伦。
然后,刘备与诸葛亮两人围绕着“成立商务署”、“商贾地位抬升”、“充实府库”这个话题的可行性,讨论了整整一夜。
而关麟所有的心路历程,悉数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