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战士的血肉支撑起来的国旗,这未尝不是用血肉支撑的山河啊!
3月16日,北平,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天,长安街注定成为全中国的焦点,甚至连前线的战事,亦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昨天夜里,就有十数万名学生、市民,自发的清扫着街道,扫去街道上的落叶、积雪,尽可能的把街道清理干净。
今天,是义勇军第五十八路阵亡将士的奉灵日,公墓就设在北平郊外的八宝山,那是由北平的民众捐款购得。
从凌晨时分,在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对于北平城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情景。人们或是臂上都缠着黑纱,或是脖间挂着孝布,或是胸前佩着白色的纸,眼睛都望着第五十八路军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灵车,足足数百辆灵车,那些灵车是北平、天津各界筹集的灵车,在灵车上搭载的却是两千余名阵亡的五十八路军官兵的棺木。
在路边,六七十岁的长者依靠着大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穿着校服的少年,他们的手中手持着小小的国旗,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随着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灵车队伍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显得甚为庄严,而且肃穆,每一辆灵车上,都站有数名佩戴白手套的卫兵,他们站在车灵车上,手扶着棺材,那棺材并不是厚棺,仅仅只是方型的薄棺,可与普通的棺材不同,每一个棺材上,都铺有一面国旗,是了,正是他们生前所守卫的这个国家的象征。
国旗,或许是因为那张永不倒下的国旗,在短短的几天之中,国旗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升华,此时路边的人们手中大都举持着国旗,每隔几十米,都会有一个团体设立路祭棚,在路祭棚处,往往会有一面飘扬的国旗。
此时,路边的人们的心情极为沉痛,他们的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摘下御寒的帽子,然后默默的在灵车驶近的时候,跪拜在路边,为这些真正的“英雄”送行,随后眼睁睁地望着那一辆接一辆驶过的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敬礼!”
当那一辆辆灵车驶过一排排士兵的时候,随着军官的口令,士兵们行着也许是他们人生中最为标准的持枪礼,细心的人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无论列队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