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基本上稍有积累就要投入到网点扩张,人员招收,设备维护和更新上。因此,顺风账面上的现金流一直都磕磕巴巴的。
王伟的想法是找银行借款。目前谈了好几家,情况都不怎么明朗。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顺风的营业额受星纤网影响非常大,占比差不多达到了3成。
第二,顺风的资产很多,但是分布在全国各个网点。如果要抵押贷款。这些资产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这也是无奈,太杂太散了。银行也没办法全部整合掌控。
第三。实控人王伟是香江人士。相关政策方面一直是抓大放。香江户籍额融资很便利。但是大额的就非常慎重。
第四。顺风属于民资。很多政策层面的东西都享受不到。
所以王伟找颜浩商量。有没有可能从颜浩这里借到一笔资金。等到上市后再融资归还。
这件事情,王伟私下找祁星沟通过。但是当时颜浩还没考完,所以就一直拖着。这次颜浩回来鹏城了。王伟知道后第一时间就约颜浩过去面谈。
颜浩听到王伟的想法。脸上的表情都快把王伟给埋汰死了。
上市融资来还账?你可真刑。
不过按王伟的法,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从顺丰公司层面上来,提升了时效性和和服务质量。提升了顺风的公司形象和品牌价值,而且对于那些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来,也容易加深对顺风这个品牌的忠诚度,这些人都是年轻人,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群人。当顺丰拥有了足够多的客户群体,可以往上延伸。利用自身的时效性优势,打通货物和用户之间的环节。销售一些生鲜之类的食品。角色从一家承运商,变成销售商,南海北的珍稀特产,都可以向自己的用户群体销售。扩大自身业务范围。而且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如果真能让王伟做起来。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到来,他的本家就完全赶不上趟了。顺丰有口碑,有人,有设备,有管理经验。某团你拿什么来争?
但是从颜浩的立场来看。你找我借钱,扩充的却是和星纤网关系不大的业务板块。这就有点过分了。
难怪王伟一脸的不好意思。
不过过年时的那档子事,王伟也没掉链子。这让颜浩有些犹豫。否则早就拒绝了。
“王叔,银行方面是什么意思?额度批不下还是其他问题?”
王伟把各家银行的情况跟颜浩了个 遍。足足花了20分钟。各家的情况都不同。
“也就是,目前看来最可能达成共识的是鹏城的通商银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