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后,了几句互敬互爱、濡沫白首之类的话。
接着,众人目送着白杏儿上了马车。
临山村的一众村民都围过来看热闹,一群孩子更是叽叽喳喳的喊着要看新娘子。
眼见着马车走远,围观的大部分村民,也跟着离开了。
院子里,除了队伍里的人,陆明还邀请了杨父和几个打过交道的临山村族老。
这会,他们正在陆明屋子里喝茶。
等临近中午时,这几饶女眷和孩子也会过来一块。
送走白杏儿后,各家的妇人们都围在一起,为中午做什么菜发愁。
如果放在平常,村子里的喜事,一桌宴席上能有四个菜就不错了。
这四个菜也是有讲究的,富裕些的人家会上一盘肉菜。
这并不是整盘菜都放肉,而是在盘子上方摆几片肉,这样在村子里就算是很体面的了。
另外的两道则是炒菜,能放点油炒,就算是难得的好菜了。
最后一盘,装的则是干粮,大部分多是杂粮窝头或是杂粮馒头。
富裕些的人家,馒头里会多掺些白面。
这年头,人们肚子里缺油水,菜里稍微放些油,就能吃得很香。
通常,各家的孩子们一听大人要出去吃席,哭着闹着也要跟上。
当然,大部分人家也都会带着孩子去。
毕竟席上肯定比自家吃的好,算是给孩子补补。
商量半晌后决定,各家都做三道菜凑上去。
其中各家做的最多的,就是之前杀猪后,用猪血做成的血豆腐。
当时做出来的几盆猪血,陆明给各家都分了些。
如今,用血豆腐炖个大白菜,也算是一道肉菜了。
除此之外,各家再上一个素菜和一盘杂粮馒头,也就差不多了。
陆青青没上血豆腐,这东西秦朗爱吃,当时分到的那些已经吃了一半了。
剩下的,陆青青也不打算贡献出去。
反倒是之前炖的大骨头汤还有好几桶,到时候装上一大盆,里头多放些大骨头,也是道不错的肉菜。
定好后,各家的锅灶也都开始忙活起来,厨房里很快传来香味。
不多时,临山村各家的女眷和孩子们也都过来了。
妇人们和孩子们都没空着手。
妇人除了带了铜板过来上礼,还抬了桌子过来。
孩子们手里则拿着板凳、饭碗、筷子。
崔氏见了,很是高兴,他们来临山村后,吃饭都是在简易的炕桌上。
哪有正经的桌椅板凳用来待客,没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