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砖,它们的差别清晰可辨。
明朝的青砖质地更为细密坚硬,颜色青中带黑,砖面上的纹路较为简洁大气。
而清朝的青砖相对来质地稍显疏松,颜色略浅。
目前还没看到其他朝代的砖层,要知道这上面的古塔最早可是南诏国在唐代时期建的。
虽然不知这地宫确切是什么时候建的,但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了。
想来上面的白塔倒塌过几次,这地宫也跟着遭受劫难,所以这地宫的青砖才会混杂着不同朝代的砖石。
我继续仔细看着,发现有一块明代青砖上还带有当时制造工匠的名字,青砖上清晰刻着“工匠陈永年”的字样。
在古代,为了保证建筑质量,通常会要求工匠在他们所制作的砖石上留下名字。
一旦建筑出现问题,便能快速依据名字追究责任。
“老大,你看这青砖之间好像是用石灰浆砌的。”阿子一边用手摸着青砖的缝隙,一边道。
“恩,应该是的,里面还掺杂了些许糯米胶浆,不过还好,只要这层青砖不厚,咱今晚就能进去。”我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砖缝。
“玉良,过来听一下这层青砖。”我朝着不远处的马玉良喊道。
马玉良很快跑了过来,他拿起旋风铲对着青砖认真地敲了起来,“铛铛铛”的声音在这狭的空间里回响着。
一分钟左右后,他停了下来。
马玉良无奈地摇了摇头,
“三哥,这砖层大概有四五层厚,咱今晚怕是进不去了。”
一听马玉良这话,我心里一沉,完犊子,这算盘算是打空了。
这时把头走了过来,看着眼前的青砖层道:
“算了,先将就敲着,等亮了去搞点硫酸加醋给它溶解一下,明晚应该就能进去了。”
“把头,这硫酸加醋能行吗?会不会太危险了?”阿子一脸担忧地问道。
把头拍了拍阿子的肩膀,
“不用担心,做好防护就行了,也不是需要一直待在这里,等亮了把东西搞来,在这里挖个凹槽,然后倒进去就行,等晚上再来的时候,估计也溶解的差不多了。”
阿子重重地点零头,脸上的忧虑稍微减轻了一些,
“恩,我明白了把头。”
这硫酸的腐蚀性强,能和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从而溶解它。
至于糯米胶浆,虽然比较顽固,但在硫酸和醋的作用下,也能被一定程度地破坏。
不过,仅仅靠硫酸加醋可能效果还不够理想。还可以弄点氯化铵溶液,这东西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