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大漠之上,若是没有自己的力量,他和崔力回不去大汉,于是站起来指着星空,对着所有人道,“让星星作证,今夜我们结为族人!”
刘玉提醒道,“部族要有自己的名字。”
崔力他们看向袁华,袁华想了想,指着所有人道,“我们走到一起,就是因为不想过奴隶,那我们就叫不奴部,我们部落没有奴隶,我们部落永不为奴!”
刘玉将他的话,翻译为乌孙语,而袁华用康居话告诉古尔丽和老阿拉什,所有人都单膝跪下,大声道,“以星星为证,我等愿加入不奴部,没有奴隶,永不为奴!”
公元108年,六月中旬,在咸海西南二百六十里外的一个野地里,一群失去家园的人们走到一起,组建了一个的部落,名字叫做“不奴部”,一共七百一十三人,此时他们要面对的是匈奴的追杀和未知的命运。
在袁华和崔力看来,这就是给所有人一个名字,所有人凑合着一起过日子,相互协作,或者一起逃亡。
可对于草原上的流民,这就是希望,这就是可以正大光明行走在草原的基础,没有部族的人,会被任意捕杀,会被任意奴役,毫无安全和保证,毫无作为饶尊严可言。
第二早上,袁华从的皮帐篷里醒来,拿起帐篷外的一个破陶罐,准备去湖边打水洗脸的时候,一个族人很开心的挥着右臂,对他了一句汉话,“不奴部”。
袁华有些莫名其妙,他一边向前走,一边不时有人朝着他笑,用汉语喊着“不奴部”,虽然这些话都的不标准,但袁华发现这群人很开心,完全没有昨夜宿营时的哀伤。
他寻思着,难道一个名字,就这么重要?他不理解!
二十二饶斥候部队,两人一组,分为十一组,撒开,向着四周而去。
从今起,队伍要保证至少周围十里地的安全,斥候会形成两圈,以部族为中心,内侧是十里,外层是三十里,所有斥候带上澳粮食,每五会有人出发接替,而他们返回。
队伍现在的行进速度不快,因为带着大车,带着这么多马匹,需要给大牲畜留下进食的时间,一现在最多走五十里地。
沿途皆是被毁掉的部落,到处都是人间惨剧。
不时,有零散的乌孙人过来,他们是斥候发现的,这些人在山上,在草丛里,在山林间,躲过了匈奴军队的屠杀和抓捕,可家园已经没了,现在没有粮食,也居无定所,活在生与死的边缘。
不奴部,成了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又走了三,不奴部的人口增加到了八百人,而最西北面和最北面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