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列出a5与q的关系式,轻松解出答案。
从这道题开始,后面几乎处处是坑,哪怕身经百战如岑淑慎,一题一题推敲下来也有种疲惫的感觉,这张卷子的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尤其喜欢不等式,不管考什么知识点都喜欢塞不等式进去,问来问去就是想问你取值范围。
直到十四题填空最后一题,出卷老师彻底不装了。
14、已知a,b,c为正实数,且a+2b于等于8c,2\/a+3\/b于等于2\/c,则3a+8b\/c的取值范围为。
这道题一开始的思路非常常规,把三元不等式转化为二元,很简单,假设一个x和y出来,这道题难的在后头,假设x和y最终列出的式子做出一个平面区域出来之后呢?但是只要打开第一个口子,后面的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岑淑慎甚至觉得这道题的本质和第八题是一样的,都是不等式的化用。
其实这张卷子填空题不难,因为填空难的时候会把搞竞赛的都拒之门外,像这种自然而然解出来的情况不多。
填空题开了一个好头,岑淑慎接下来的题目也做得很顺畅,就算有卡壳也很快想办法啃了下来。
十五证明题,十六向量加三角函数。出得不算常规,但也有惊无险。
十七题是应用题,要在一个三角形的破水域上建一个演艺广场,两边看台都是半圆形区域,给了一些固定的值,给你一个设的角θ,第一题是求一条线段的长让你用θ表示,第二题是求表演台的最低造价,整道题目看上去就一个意思——
给我算。大大的算。
出卷老师向来以为难人为爱好,降低平均分为骄傲。
岑淑慎也只能皱起脸硬着头皮算,平时的练习对她的提高很大,这道题换一年前,光计算就能卡她四十分钟不开玩笑,但是现如今,满打满算花了十分钟刚出头,这还是她有一个步骤卡了三四分钟的前提,这是实实在在的进步,以她如今的计算能力,十八题的解析几何也不成问题……
是不成问题,但是累得够呛。
她收笔喘了口气,填空花了四十分钟,十五十六十七花了二十分钟,十八题十五分钟,还剩四十五分钟,做两道压轴题委实仓促,好像那次考试时间都是捉襟见肘地用。
她先把原题的二十题做了,因为前段时间认真琢磨过,记忆还很新,做起来几乎不怎么撞壁。还剩下二十五分钟——
岑淑慎抽一张绵软的纸巾拭了拭额角渗出的汗意,专注地读题,已知常数p……
好难……第三问根本摸不到,第二问都跌打滚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