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贫积弱她其实不知道,但是如果猜一下的话,可以字面上理解一下。
备受和倍受很好区分,前者强调范围,后者强调程度。
栉风沐雨和风雨飘摇会感觉栉风沐雨更合适,前者形容艰苦奋斗,后者指的是局势动荡不安……
那么填入积贫积弱、备受和栉风沐雨……
选择难不倒她。
第一关??
顺利进入文言文。
文言文是一篇欧阳修给不知道谁的墓志铭,嘉祜五年,京师大疫……
瞧着就很简单,岑淑慎挽起袖子,继续往下读。
属路不绝,属,肯定不是嘱托的意思,《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影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全句译为平原君的使者戴着礼帽、穿着礼服、坐着车子,连续不断地来到魏国,在这里属作连接的意思。
一道实词,一道虚词,然后再做两道翻译。
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
世人诗人很少显达,大多穷困,其实不是诗能使人穷困,而是诗人大概在穷困潦倒之后诗才写得好……
Emmm……
那她还是不想要写诗了。
再写一道文言文的概括题。
第二关??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
一道赏析写景特色,一道分析表达的感情,easy……
第三关??
独立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前面倒是轻松,看到现代文阅读的时候岑淑慎的眉头绞了起来。
是老舍写的《槐树下的战争》。
一号搬来了两家日本人,……“日本人是要洗澡的,用的水多!别家的水可以不倒,可不能缺了一号的!”
我呸!什么汉奸!
岑淑慎愤愤不平地往下读,大概就是讲了两个日本孩欺负中国孩,孩的妈妈教他反抗。
她咬着笔杆子,非常共情,读到“无论怎么老实的人,被逼得无可奈何的时候,也会对抗,在黑暗中,才更需要光明,正因为中国被侵略了,中国人才会睁开眼,点起自己心上的灯……”
她几乎要拍着桌子欢呼起来,做题的时候更是第一次不需要思考,顺畅地下笔。
第五段中冠晓荷鞠躬的细节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
享受做奴隶的感觉,自觉主动地巴结日本人,炫耀和日本饶关系……她噼里啪啦地下笔就骂,几次差点把汉奸两个字写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