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地推进,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在川北以及整合沿江区域,我从控制区各地抽调精锐部队,这些部队来自五湖四海,却怀揣着同样的忠诚与担当,如同百川归海,奔赴各自的防区。川北的部队利用险峻山势,在山峰制高点设了望哨,那里地势险要,视野开阔,能将周边的动静尽收眼底。了望员们日夜值守,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岗位,不畏严寒酷暑,一旦发现敌军踪迹,便迅速点燃烽火,发出警报,那滚滚浓烟,便是战斗的号角。山间层层构筑防御阵地,挖掘战壕,士兵们挥舞着铁锹,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毫无怨言。安置火炮时,炮手们心翼翼地调试着角度,确保每一门火炮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严阵以待,等待着敌饶到来。
长江沿线,战船整齐排列,像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在江面上。水兵们在甲板上忙碌,他们熟练地擦拭武器,检查着火药的质量,确保每一支火枪都能正常发射;仔细检查船只性能,从船帆的绳索到船身的木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巡逻船在江面穿梭,如灵动的鱼儿,在主战船之间往来巡查,保障水域安全,一旦发现敌情,便迅速汇报,为长江防线筑牢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西南云南边境,为防范潜逃缅甸的南明残余势力趁机骚扰,我部署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野战炮团。步兵师在边境筑起坚固堡垒,堡垒由巨大的石块和厚实的夯土建成,墙体高耸,设有了望孔和射击口。士兵们日夜巡逻,在边境线上踏出了一条坚实的防线,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坚毅。野战炮团将大炮隐匿山林,炮口对准边境,在茂密的树林中,大炮静静地等待着,一旦南明残余势力有所异动,便会给予他们迎头痛击,让敌人有来无回。
此次在川北与长江沿线,共部署40万大军,他们是稳固防线的中坚力量,更是随时能发起进攻的猛虎。而趁着开国典礼后我军士气正盛,我决心发动全面解放北方的渡江战役。
作战指挥中心里,巨大的地图上清晰标注着敌我态势,参谋们脚步匆匆,他们身着整洁的军装,领口的风纪扣紧扣着,神色严肃。手中的文件被汗水微微浸湿,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传递情报与指令的速度。我与将领们围坐在地图前,反复研讨渡江战略。从长江的水文特点,如不同季节的水位变化,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冬季则水位下降,航道变窄;水流速度在不同江段也有所不同,某些弯道处水流复杂,暗藏漩涡,到敌军的布防弱点,像某些江段防御兵力薄弱,士兵们士气低落,火力衔接存在缝隙,不同炮台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再到我军的进攻路线,包括从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