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位于五指山市泰翡路5号,始建于1981年秋,1986年10月1日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3772平方米,展区面积3000平方米,是展示海南历史、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包括海南民族历史文化陈立海南民族纺织文化陈立海南民族艺术陈列等,展出文物多件套,其中一、二级文物750多件套。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位于五指山市海榆北路,1981年秋筹建,1986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前身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海南建省后,更名为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是全国六大民族博物馆之一。这个博物馆是海南建馆最早、收藏少数民族文物最丰富的省级博物馆,是一座以贮藏、陈列海南省历史和黎族、苗族、回族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以考古挖掘、征集、收藏、研究和陈列海南民族文物为主,研究海南岛历史和黎、苗、回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综合性博物馆。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1988年4月成立,简称\"琼\",,建省前隶属广东省。境内居住有黎族、汉族、苗族、回族,截至2016年,全省总人口90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18%;在少数民族中,黎族人口149万人,回族人口1.3万人。海南岛是海南省的主岛屿,山川秀丽,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各民族和睦相处,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缔造,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万年前,海南岛已经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其与华南沿海地区文化遗存基本相似。明了海南岛与大陆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秦朝在南方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海南岛是象郡的外徽。汉武帝元封元年 在海南岛设立珠崖、詹耳二郡。海南岛的移民也越来越多, 汉族回族苗族先民进入海南岛,他们在海南岛上辛勤开发,在南海 辉煌灿烂的文化,对海南的发展和边疆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具特色,相互交流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是我国纺织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纺车轮、纺针等纺织工业的发现。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入贡中周的织品“织贝”,“黎锦”、和“黎被”等种种,海南布匹之贩,远达会稽等东南之地。从此机杼大行,渐为全国之用。
黎族、汉族、苗族、回族是海南岛世居民族,各民族在纺、染、织、绣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黎族先民早在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