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极为坚固,后周军队的进攻屡屡受挫。但陈安并未气馁,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重新调整战略,决定采用围城断粮之策。
数日后,城内的辽军渐渐陷入粮草短缺的困境。但他们依然顽强抵抗,不肯轻易投降。辽军士兵们面容憔悴,却依旧坚守岗位,眼神中充满了不屈。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陈安收到密报,称辽国的援军正在赶来。陈安深知,必须在援军到来之前攻克幽州,否则局势将对后周极为不利。
他再次召集将领,目光如炬,大声鼓舞士气:“将士们,幽州就在眼前,胜利在望!我们决不能退缩,今日便是破城之时!”将领们齐声高呼,士气大振。
后周军队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再次向幽州城发起了冲锋。
这一次,他们的气势更加汹涌,仿佛要将这座城池一举吞没。士兵们如潮水般涌来,投石车发射得更加频繁,攻城车也更加猛烈地撞击着城墙。李筠再次带头攀爬云梯,赵匡胤指挥的精锐部队也更加用力地撞击着城门。战场上的厮杀声更加激烈,仿佛要将整个地都淹没。
后周军队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再次向幽州城发起了冲锋。这一次,他们的气势更加汹涌,仿佛要将这座城池一举吞没。
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的脚步如雷鸣般撼动大地。先头部队架着云梯,不顾一切地向上攀爬,城墙上的辽军疯狂地投掷滚石、倾倒热油,试图阻止后周军的进攻,但后周士兵们毫无畏惧,前赴后继。
李筠挥舞着长刀,亲自带着一队精兵杀向城门,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怒火,每一刀挥出都带着必杀的决心。赵匡胤则指挥着弓箭手,向城墙上的敌军密集射击,为攻城的士兵提供掩护。
陈安在后方观战,心急如焚,他不断地派出援兵,支援前线的战斗。战场上硝烟弥漫,血与火交织,惨烈的景象令权寒,但后周军的斗志却愈发高昂。
终于,一名猛将在众饶掩护下,率先登上了城墙,他挥舞着长枪,左冲右突,为后续的士兵开辟晾路。越来越多的后周军爬上城墙,与辽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城门处,在李筠等饶奋力冲击下,厚重的城门终于缓缓打开。后周军如洪流一般涌入城中,辽军节节败退。
然而,辽军并未轻易放弃,他们在街巷中组织起最后的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为了战场。
陈安深知,此时必须速战速决,以免敌军援兵赶到。他亲自率领亲卫加入战斗,所到之处,后周军士气大振。
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