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许走漏风声。”
庆宁长公主只是大梁和峪伦部之间维持关系的吉祥物,奥古孜并没有亏待她,好吃好喝供着,几十名女使随她使唤,有空了也陪她话,部落的人也拿她当大汗的妻子敬着,便也仅此而已了。
……
又是一年年关将至,又是年关难过。
前朝的动荡好不容易平息下去,连徐明容都在侯府安心养胎——一封军报快马传入长安,皇帝不由得怒火攻心,事出反常必有妖!
许久不闻踪迹的靖王突然出现在河东,跟着这个消息一同回京的还有陈述河东暴动的军报。河东因临近边关,异族之人来往众多,本就难以管辖,又易够得良马。不少地方官借机当起霖头蛇,加征苛捐杂税,侵占良田。加之前些年长安城中有不祥之语传出,更加剧了官匪勾结的状况,贼寇手段之残忍,逼得百姓揭竿而起冲进衙门,太原都督以铁血手腕镇压,却起了反作用,直逼得良民落草为寇,干脆举了“义军”的大旗。
军报呈上大朝会,朝野震惊,只因河东离长安太近了况且今年五月皇帝明明派下来多位御史多方巡查,就是为了防止再出现南阳那般的流寇,怎么到了河东,流寇还能变成规模化的“义军”了?
兵部裴尚书一张脸铁青,在朝会上将三省六部御史台的官员全盯了一遍,恨不得马上揪住那个耳朵塞了棉花了蠹虫出来揍一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都是从根里烂的,究竟是哪个王鞍,是查不出听不见,还是根本不想报!七个月!整整七个月没听见放一个屁!
户部李尚书满脸怨愤,行军打仗要钱,安抚民众要钱,重修城镇要钱,若是减免税收,又万一此事耽误个一年半载,河东一点税也别想收上来了,怎么办?这个钱谁补上?大梁的钱是上掉下来的吗?这才两年!先帝时腹背受敌那国库是他好不容易掰着手指头算过来的,如今压着长安城就来了,若是回纥贼心不死怎么办,北边还有个突厥,大冬的一个两个的最爱打秋风。
然而此时再追究为什么这么大的事儿如今才上达听是没用的,为今之计,朝廷要出个人把义军给平了。
那么谁去?
徐明容坐在后院里,抱着黑尾直要笑出声来。王茂咸?王茂咸恨不得挂印回西北,郑蕙?郑蕙唯王茂咸马首是瞻,徐光舟和徐照朴倒是主动请缨,可皇帝放心让他们四个里面的任何一个带着重兵去见靖王么?
长安城里不缺人才,缺的是能带兵,能服众,能打仗,有民心,眼下还能让皇帝信任的大将军。毕竟义军并非外族,到底还是被逼到绝处的百姓,该杀的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