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徐州,瑜就知道自己做的没错。”
“你还没错了?!”
孙策难以置信的看向周瑜。
“是。”
周瑜眼神坚毅道:“曹操领兵征伐徐州的起因,是因其子曹昂提出伐荆,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发动了。”
“伯符想过没有,为何在讨袁之战刚结束没多久,这个曹昂就如此急不可耐的要发动伐荆之战吗?”
“还不是想围堵死我部。”
孙策冷哼一声道。
这是孙策一直所想的,根源也不难猜,无非就是在讨袁之战中,他虽率部响应了讨袁,但是却没有跟曹操他们兵合一处,而是独自领兵渡江攻打广陵之地。
“的确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这不是全部。”
周瑜声音低沉道:“其实曹昂真正想要的,是在曹袁爆发大战之前,能够扫除掉一些隐患与威胁。”
“正如响应讨袁的陈王宠部,所部最终叫曹操给吞并了,因为这件事,使得曹操受到不质疑与抨击,但即便是这样,曹操还是做了。”
“这也是在扫除隐患。”
“而在伐徐之战结束后,曹操最终没有杀了吕布与陈宫,这无疑是在向兖州之地释放一种善意。”
孙策的眉头紧皱起来。
周瑜想讲的潜台词,孙策听出来了。
自始至终,人家就没把江东放在眼里。
这让孙策双拳紧攥起来。
“在这等大势之下,如果我江东分兵多路,那非但不能有效积攒实力,相反还有可能会被拖死。”
周瑜继续道:“从曹昂率部杀进荆州之际,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广陵郡对于我江东而言,就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既然是这样,那我军为何不能获取最大利益,将广陵郡治下的人口迁一部分归江东,安置于吴郡各地,效仿曹操在其治下兴起的兴屯之策,以此为我军解决粮草之忧。”
“而广陵这个地方,我军借给刘备,是叫其暂与曹军展开对峙,待到我军积蓄一定的力量,再出兵渡江也未尝不可啊,毕竟在广陵治下,我军还有江都、东陵亭两地是牢掌在我军之手的。”
“可今下吴郡、会稽郡等地动荡不断,即便你想的是好,可又该如何解决兴屯?”孙策皱眉道。
“何况把广陵郡借给刘备,你觉得就依刘备的性格,会轻易把广陵郡还给我军吗?而据我所知晓的情况,在徐州动荡之下,可有不少人辗转投效到刘备麾下的,这些本是该被我军收拢的啊!!”
“伯符你错了。”
周瑜轻叹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