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心情,断句,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给断的。
从先秦时期传承的典籍,通篇是一口气写到底,大段的字堆在一起,断字断句,连读起来就会有不同意思。
这也导致同一篇典籍,断的字,断的句有差别,所解读的意思不同,继而对先贤思想的真正理解,就难免会存在偏差。
为何汝南袁氏很出名?
根源就在于袁氏对《孟氏易》的解释,赢得了下士林的认可,使该篇成为汝南袁氏的家学,继而引无数人愿登门拜学,而这就有了门生。
一旦打上门生烙印,这辈子都不能摒弃,谁敢否认这点,必会遭到下唾弃!
真正的世家大族,士族豪族,乃至寒门庶族,都是有累世相传的家学的,不像地方豪强虽家资颇丰,土地无数,但却无法被士林真正接纳。
这其中的代表,莫过于汉灵帝时期的大将军何进!!
“曹氏当兴啊!!”
想到这些的丁斐,在几人注视下,感慨道:“有此《千字文》雄篇,待到其名传开,可作曹氏家学传承!!”
“这……”
曹休双眸微张,难以置信的看向丁斐,家学代表着什么,曹休是清楚的,若此篇真能列为曹氏家学,那曹昂在曹氏一族中,必然会留有记载的!!
这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怎么?”
见曹休如此,丁斐笑道:“觉得某在妄论?”
“子不敢!”
曹休忙抱拳道。
丁斐在曹操麾下地位非凡,而所在丁家更与曹氏是通家之好,对曹休而言,丁斐既是上官,更是长辈。
“此篇在某看来,作为启蒙最为合适。”
丁斐笑笑,看向几壤:“通篇无一字重复,关键是由简至难,对稚童初学最为合适,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该篇涉及道、教育、伦理、史料等,对初学者而言是极佳的蒙学!!”
“大兄也是这样的。”
曹震听后,咧嘴笑道:“大兄还,这篇《千字文》作为蒙学,待到其名真正传开,可为曹氏、夏侯、丁氏三族家学,以培养族中子弟。”
“子修真这样?”
丁斐大惊,看向曹震道。
“真的。”
曹震点头道:“大兄还了,除了这篇《千字文》外,在后续几期南阳时报上,他还会再写几篇蒙学,以叫下人皆知。”
“还有!!”
丁斐惊呼道。
“是呀。”
曹震下意识道。
曹震不解的看向丁斐,他不明白丁斐的反应,为何会这般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