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听得此话,戚金便是长舒了一口气,旋即便是有些沮丧的点零头,朝着眼前的军将拱了拱手。
与他相比,眼前的童仲揆可是在\"萨尔浒之战\"过后,便于第一时间率兵赶赴辽镇,对于建奴的了解远在他之上。
\"沈阳城兵多将广,又有经略大人坐镇,料想短时间内当安然无恙..\"许是知晓眼前的老将心情不佳,坐镇这奉集堡一年有余的童仲揆便是勉强一笑,故作镇定的宽慰道。
他是南直隶松江府人氏,早年间得中武举之后便投身行伍,历任都指挥,掌管四川都司。
萨尔浒之战过后,他主动响应朝廷征召,率领麾下川军精锐赶赴辽镇,并被经略熊廷弼委以重任,奉命镇守奉集堡。
\"童将军的是,\"闻言,年过六旬的戚金苦笑点头,但脸上的愁容依旧不减。
他投身行伍数十年,如此浅显的道理自是清楚,但如今建奴倾巢而出,他们却只能困守孤城且无能为力,实在是有些憋屈。
\"只可惜蒙古鞑子不肯诚心归附我大明,不然只需万余名精锐铁骑,便可血洗赫图阿拉,犁庭扫穴。\"
观望半晌,身材魁梧的戚金再度开口,声音中满是落魄,其炯炯有神的眸子死死盯着远处际线上若隐若现的黑影。
前些时日,建奴大军趁着夜色强渡浑河的时候,他也曾领兵试图阻击,后发现双方实力悬殊,方才被迫退守奉集堡。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却也敏锐发现,在建奴军中,好似还有蒙古鞑子从旁助纣为虐,使得辽东局势愈发雪上加霜。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戚金的言论,于川中任职多年的童仲揆可谓是深有感触。
因为云贵川三省远离中枢,兼之自古以来便被当地土司所把持的缘故,自大明开国以来,土司叛乱的情况便屡见不鲜。
童仲揆于四川任职的十数年间,便曾先后多次率兵平乱,剿灭试图犯上作乱的土司。
其中最出名者,当数昔日盘踞播州,仅凭一己之力便与朝廷大军对峙许久的杨应龙。
但事实上,除了杨应龙之外,近些年还有许多不被外人所熟知的土司首领们,不断挑衅着大明的尊严。
只是相比较之下,分布于云贵川的土司们更像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不似由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居然在重重困难之下,统一了女真诸部,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q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