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间的\"平衡\",直接对其委以重任了。
\"爱卿整饬登莱,需要粮草几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若如今的大明依旧财政紧张,他即便拥有上帝视角,深知登莱镇对于辽东战局意味着什么,但也要瞻前顾后,无法肆意任由眼前的老臣整饬。
但好在通过罚没张家口堡的晋商,朝廷获得了大量钱粮,极大缓解了户部尚书李汝华的燃眉之急。
无独有偶,在前些时日将福王朱常洵废为庶人之后,朝廷也通过这位号称\"诸王最富\"的藩王身上收获了数百万两白银。
同时朝廷还将福王朱常洵近些年通过巧取豪夺,侵占而来的三万余顷土地尽数收回中枢。
此时距离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仅仅过去了八年,但其麾下的土地却是足足扩张了一万余顷。
换言之,如今的朱由校可谓是\"财大气粗\",拥有足够的底气支撑袁可立在辽东战场大展宏图。
\"臣请饷银百万两,操练精锐士卒两万,同时造设船厂,打造战船,整饬水师。\"迟疑片刻过后,袁可立终是将心中粗略估计的数字缓缓道出。
嘶。
顷刻间,乾清宫暖阁内便是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眼中满是不解,这百万军饷可不是数字,拥兵二十余万的辽镇军费才刚刚花费多少?
案牍后的朱由校也被这庞大的数字吓了一跳,但震惊过后便是轻轻颔首表示同意。
百万两虽多,但无论是朝廷的太仓库亦或者他的内帑均可以应付,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登莱巡抚\"终究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且事关辽镇军事,朱由校实不敢掉以轻心。
故而同样是犹豫片刻过后,朱由校便缓缓开口:\"爱卿乃国之巩固,朕本不该多此一举,但五军营总兵周遇吉投身行伍多年,经验丰富,或许对爱卿整饬登莱大有裨益。\"
随着\"羽翼\"丰满,朱由校也开始着手于边镇扶持属于自己的\"帝党\",而首当其冲的当属于出身京营,曾在原本历史上\"慷慨殉国\"的武将们。
听闻朱由校的话语,袁可立先是一愣,随即便点头应是,脸上并无太多异色。
他本以为子会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