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于去年借着一件微末事,遣人将王才人殴打致死。
如此阴狠的手段,饶是她这位见惯了宫中\"尔虞我诈\"的皇贵妃都自叹不如。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王才人含恨而死之后,李选侍仗着朱常洛的偏爱,没有受到半点惩处,反而还获得了养育朱由校的资格,成为其重要的政治资本。
\"皇贵妃娘娘谬赞了,臣妾虽是得皇帝宠爱,但这辈子命薄,实在无缘皇后宝座..\"见郑贵妃将话挑明,一向精明的李选侍也是苦涩一笑,五味杂陈的摇了摇头。
皇帝确实宠爱她不假,甚至也曾在床第间向她保证,待其承继大统,便将她晋为皇后。
若非如此,她也不会获得养育皇长子朱由校的资格。
只可惜事关封后,通常是由百官向皇帝请旨,亦或者有宫中太后为其出面言。
但她与外朝百官素无交集,宫中又没有太后为其撑腰,她实在是有心无力呐。
\"这是哪里的话,本宫虽是幽居深宫多年,但外朝的那些大臣,多少还要给本宫些许面子...\"在李选侍有些惊喜的眼神中,雍容华贵的郑贵妃淡淡一笑,波澜不惊的声音中满是自傲。
但同时,郑贵妃又语气略显落寞的感慨道:\"先帝临终之际,倒是也给本宫专门留下了一道遗诏,命皇帝尊本宫为太后。\"
\"若是本宫晋为太后,为选侍出面张罗,选侍定能如愿母仪下,威压九州四海。\"
哗!
此话一出,李选侍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妖艳的脸颊上终是涌现了些许激动之色。
对于郑贵妃有遗诏傍身的事,她自是听泰昌皇帝向其提起过,但因为早些年沸沸扬扬的\"梃击案\"以及众人皆知的\"国本之争\",导致泰昌皇帝与郑贵妃的关系并不和睦。
故此,泰昌皇帝对于万历皇帝针对郑贵妃专门留下的遗诏并不热衷,循规蹈矩的将其交由礼部讨论之后,便没有继续过问。
但眼下,郑贵妃这番轻飘飘的言语,却是重新唤醒了李选侍渐渐冷却的野心。
倘若她对于\"母仪下\"没有执念,又岂会大费周章的争取到抚养皇长子朱由校的资格,并且于今日早些时候专门对朱由校\"面授机宜\",令其替她请旨。
倘若泰昌皇帝龙体康健,对于将眼前郑贵妃晋为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