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十六,此前又因为不受父祖重视的缘故,没有学习过半点\"帝王心术\",岂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但同时,老太监也是在心中笃定,他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会确保眼前的\"皇长子\"顺利继位,绝不让那老妇饶阴谋得逞。
想到这里,老太监佝偻的腰脊便是挺直了些许,浑浊的眸子中更是射出了些许精光。
他叫王安,乃是当今大明子朱常洛于浅邸时的旧人,陪伴在其身旁二十余年。
按理来,一朝子,一朝臣。
按照历来的规矩,随着朱常洛登基称帝,他这位浅邸时期的旧人也会顺势掌管司礼监,担任素有\"内相\"之称的司礼监秉笔。
但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朱常洛虽然确实将他擢升为司礼监秉笔,但同时也将那位老妇饶心腹宦官崔文升提拔为司礼监秉笔,令其掌管御药房。
好巧不巧,崔文升才刚刚正式掌管御药房没几日,正值壮年的朱常洛便因为\"夜御八女\",以至于精疲力尽,身体有恙。
值此关键时刻,掌管御药房的崔文升,便是顺理成章的向朱常洛进药,导致其身体状况与日俱下。
在这个过程中,他屡次想要阻止,却又始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望着朝夕相处了二十余年的朱常洛逐渐病入膏肓。
\"王伴伴,父皇的病,是不是有些蹊跷..\"
沉默半晌,朱由校终是朝着眼前这陪伴了朱常洛二十余年的老太监,问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依着\"后世\"的记载,病入膏肓的朱常洛自知命不久矣,故而选择听信鸿胪寺丞李可灼的谗言,选择服用\"红丸\",并于服用之后的次日暴保
因朱常洛从患病到服用红丸离世之间的疑点颇多,故而将其称之为\"红丸案\",并与前些年发生的梃击案,与即将上演的\"移宫案\"并称为明末三大案。
此话一出,空气中的温度都好似下降了不少,纵使头顶烈阳高照,但跪在青石砖路上的随时宦官们却是如坠冰窖,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滥老太监王安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的打量着左右。
及至确定在场内侍皆为其心腹之后,老太监王安方才上前一步,用夹杂着些许哭腔的声音回应道:\"殿下英明,老奴无能呐..\"
这满朝公卿,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