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记中丝毫不否认自己喜欢李轩这个演员的私心,但内心更大的权重还是在作品成绩上。
一部作品想要出成绩,质量和宣发缺一不可,像《侠客行》张胡子就觉得质量强于《少年张三丰》,但同一时间播放,成绩却天差地别,叫好不叫座。
噱头最有利于宣发。
北电状元就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北电状元慕容复,光是通稿就能写一波.也就是说,就算李轩的表现比修清更‘下位’,也有可能会选择李轩——有天然的炒作素材,我张胡子,就喜欢炒炒。
这一点他和赖清水就不谋而合,只是赖清水想的就更无情一些,赖清水想的是,北电状元来给我苏友朋当“丑角”,这标题也是妙的紧,又能卖人情给大佬宋文善也就是小虎队的东家。
不过娱乐圈本身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情,你利用我,我利用你,张记中也觉得宋青书这个角色其实算不得太好,但对于李轩来说,能够演一个三线丑配,已经是超出他的咖位很多了。
你只是个还没入学的北电学生,就是北电中戏的大三大四,如果不是资源咖的话,也得从四线开始爬起。
起点是已经很高了。
“看来北电表演系状元这个头衔,就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啊。”
他的定位就和宋青书类似,角色咖位,定位,人设都很类似,毕竟都是金庸手下出来的角色,有点定位上的相似之处也正常。
都是资源优渥的贵公子,都是主角的垫脚石。
非要说慕容复比宋青书更多戏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天龙有三个主角,宋青书只需要垫给张无忌,慕容复就得垫给乔峰,段誉,虚竹三人。
也就是说在古装这一片,自己有了一个三线配角和一个二线配角,定位都类似。
然而慕容复却需要四个演技槽,要复杂得多。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生,虽然金庸给予他们的定位就相似,但他们却终究是不一样的个体。
至少,李轩觉得。
角色与血色之间,就算相似,也有不一样的构成血肉。
当剧组开始运作起来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杂音都随之变少,包括来文明观北电状元郎的.头衔只是一时猎奇,拍戏的重心还是搞得懂是谁的。
张无忌和他的后宫们的故事。
此时苏友朋也来找到李轩搭话,两人也算是第二次合作了,第一次在少年张三丰的时候,两人就打过交道。
其实苏友朋就更了解李轩的实力,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将用来过审的普通话版本,变成了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