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已经是现实意义上的成功了。可如果你们去首都读大学,那么毕业后,几年后,你们可以为更多人做实事儿。”
留在这里,只能为家乡这些人做实事儿,让他们受益。
走出去,可以让更多人受益,造福更多百姓。
程遐年希望他们走出去,所谓有多大能力揽多大责任。
他希望更多人受益,他也希望他们可以站得更高。
读书人谁不想留名青史呢?
见程遐年说到这份儿上,唐圆就笑起来,“老师,您给我俩捧这么高,就不怕我俩没那本事担不住哇。”
程遐年笑道:“你俩可以的。就凭你们目前的见识和本事,已经超过很多人了。说是让你们去读大学,实际你们去当老师甚至当老师的老师都足够的。”
听她和外商谈判,程遐年都自愧弗如。
他觉得唐圆现在就可以教很多人,他知道的很多大学老师也没有她的见识。
“那么……”程遐年收起笑,认真地看着他俩,“告诉我,你们想读哪所大学什么专业?”
唐圆也没多想,她和封辰、季宏岳早就商量过的。
季宏岳报考的是京大哲学政治系,也被录取了。
她要用自己前世的见识去影响国家的经济局势,影响大局经济观,争取让华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少走弯路,少被资本主义国家坑。
封辰,虽然她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她发现封辰的理工科非常优秀,他在机械、武器等方面有很深的了解。
他有一些非常超前的军工理论,这让她怀疑他也是现代穿越过来的,但是她没有证据,因为她用现代那些领导人、体育明星、娱乐明星之类的试探他,他全然没反应完全不了解。
哎,只能等新婚那天晚上交底啦。
所以封辰报考的是机械系。
实际领导知道他在改装车、改装枪械方面的本领以后,很想直接让他去军工学院科研所上班。
当然,读书的时候也可以去的。
总之,华国迈入一个新阶段,国家求贤若渴,希望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最后唐圆和封辰都选了京大。
程遐年告诉众人,京大领导直接乐歪了嘴,哈哈个不停,一个劲儿地和两人握手,说欢迎欢迎,又对华大领导道:“两位学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你们可不要有意见啊。”
华大领导差点对他翻白眼。
唐圆很认真地跟几位领导解释了一番为什么这么选择。
她的理由是自己认识不少外商,能更好地了解国际局势,而且她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