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只要用上长征五号首飞已经验证过的,可以装在整流罩的里的‘太空摆渡车’远征二号上面级,它的高轨回收运力就可以覆盖长征五号的高轨运力了,并且运费依然要低很多。”
(网图,上面级是扁扁的造型,算半级火箭,只在太空使用)
路云听到这里点点头,这个结果跟他之前粗略想的差不多,只是不知道精确数据,而赵远的小组就是为了精确这些数据。
目前看来光杆型的技术难度不大,使用了大量长征五号的成熟技术,需要升级改进的技术也不多,并且大多数升级技术蓝星航天公司都有,少部分需要相关航天研究院自己解决。
按照进度计算的话,大概两三年内就能出来。
也就是说长征五号的两型火箭得赶紧用,基本上发射完天宫空间站的三个舱段、火星探测器和几个实践卫星就该退役了。
虽然看起来有些浪费,研究出来就没执行多少任务,但也算给光杆型积累了不少技术和经验,很多零件和生产线可以直接用在光杆型上。
而且时代滚滚向前,科技也在快速发展,该退了就要果断退,要不然更浪费。
“……货运版‘dy’重型火箭的高度是90米,载人版式92米,cbc构型。”
“它的起飞质量有2300吨,起飞推力3150吨,三个一级火箭助推和一个二级火箭的问题跟光杆型一样,不过为了达到回收状态下25吨的月球轨道运力……”
赵远说着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路云才接着说道:“它加了一节氢氧三级火箭,但我们算过了,仅使用三台长征五号二级火箭上的yf-75d是不行的,需要对yf-75d进行升级。”
“需要增加推力室室压,使用更大的喷管,要把真空推力增加到9.4吨以上,真空比冲达到451秒以上。”
“那样的话,我们计算货运版‘dy’重型火箭的近地轨道理论运力可以达到98吨,回收版运力也可以达到80吨!”
“当然,这个不重要,就跟重型猎鹰一样,它们都不打近地轨道的货物。”“重要的是,这样一来‘dy’重型火箭的月球轨道全运力能达到32吨,回收模式下也能达到25.6吨,符合路总你说的25吨需求!”
介绍完这些,赵远和其他工作人员都目光灼灼的看着路云,都期待路云下一刻爆出“dy”火箭的真名,然后振臂一呼他们就把火箭造出来!
可惜,路云才不傻。
这个型号还没解密呢!
更何况这还只是数据模型,路云需要汇报给上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