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公开发表的论文就相当于免费开源技术,甚至论文都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是要自己研究琢磨的,真研究出了什么新技术鸣谢一下论文作者就行。
加上叶院士就是嫦娥五号工程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给路云捞一个名额也就很顺理成章了。
至于路云要不要搞,那还用问吗?
“当然!”
“好,”叶院士继续说道:“不过这次时间比较紧迫,嫦娥五号的电力分配已经固定了,所以新增加的5千克配重设备不能使用嫦娥五号的电力,你可以考虑一下搞点有意义的纪念品。”
“比如我们有一个名额给了宣传部门,因为他们打算向全社会发起一个‘奔月工程有奖问答活动’,得到满分的人不仅有机会抽取嫦娥探测器的精致模型,还可以把名字用激光微雕刻在金属板上。”
“而那块金属板会被装在嫦娥五号的着陆器上,最后着陆在月球上,见证我国首次无人月面取样返回工程。”
路云没想到国内也开始搞这个了,这世界线变动还真大。
这种纯粹的纪念活动是国外航天工程喜欢搞的,最出名的就是几十年前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它上边携带了一片铜质镀金唱片。
还有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它们上边携带了人类男女的身体图像镀金铝板。
另外老美三年后要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也会搞“火星船票”记名活动,在硅板上刻名字带上火星。
更后来的几个外国私人航天公司搞月球探测,也在着陆器上装了很多艺术品。
但路云可不会搞什么纪念品浪费了这宝贵的5千克月球运力,他也要实验一些东西。
“叶老师,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我最新的那篇论文,我打算以它为基础搞一搞工业摸底,造一台纯商业零件组成的迷你月球车。”
叶院士没想到路云会搞这么大一个工程,愣了一下问道:“时间来得及吗?”
路云自信道:“应该来得及,毕竟这商业航天的一个特点就是——快!”
“而且我这次就是为了测试到底能有多快!”
“全采用市面上能买到的商业零件,不搞从零开始的科技研发,加上大学时有过造月球车的比赛经验。”
“对了,还有我那些“壮丁”舍友们……”
感谢“澳澳啊”的500点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