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于是兴奋的把自己的火箭研究计划说了出来。
“……国内几家商业航天都是从固体火箭起步,有的是专心走固体火箭路线,有的是想要快速发射一枚固体火箭造些声势好拉投资,然后再走液体火箭路线。”
“前者我不好说,但后者在我看来绝对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同时也是一种不自信!”
“因为有钱走液体火箭路线之后用来吸引注意力和投资的固体火箭就没用了,并不会投入使用。”
“我的计划更大胆,就是直接走液体火箭路线,我打算效仿目前最成功的太空叉,先研发一款发动机,然后用一台发动机研发‘xx一号’来验证重复使用组件和结构的设计方案,同时‘xx一号’也是一款可以投入使用的一次性火箭。”
“这款‘一号’火箭大概三年就能首飞,它既是验证箭,又可以承接发射任务为公司赚钱!”
“等‘一号’验证成功之后就研发九台发动机组合的“九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大概需要五年……”
路云听着于星辰的计划点点头,八年之后可复用火箭首飞,这跟上一世国内的复用火箭发展时间差不多。
不过这个计划太保守了。
于星辰感觉自己的演讲是有效的,毕竟路云都点头了,甚至还跟安芳菲说要投资两千万,这可比他想的要多得多。
至于他自己的股份被压缩的很小,那不是问题,毕竟公司越大创始人的股份比例就越小,这是正常的情况,只要把创始人控制公司走向的权力写进合同里就可以。
于星辰需要公司按照自己的走向前进。
但是很快,他担心的事情来了。
“……钱我们可以投,但你的计划显然不够大胆,还是看看我的吧。”
路云从包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递给于星辰。“……”
拉投资就是容易碰到这样的事。
就像导演拍戏一样,投资人要往剧组里塞人,你接不接?
不接就不投资。
投资人看某剧情不爽,要改一下剧情,你改不改?
不改就不投资。
当然,如果导演是名导、巨导,那另说。
而说回于星辰自己,他是航天领域的大佬、巨佬,是院士吗?
显然不是。
那就只能做抉择了……
“火箭名称——万户!”
“光杆七发中型复用火箭,高60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350吨,起飞推力490吨……”
“以国内目前的航天技术发展水平为基点,从各个相关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