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他所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季芸可能是没考虑到学校拥有更好的器材。
顺着黄云峰的思路,梁修远缓缓开口:
“出于对水滴的控制,我觉得我们应该采用不浸润的透明材料作为载玻片,使水滴的形状更接近于球形。”
黄云峰和梁修远的提议瞬间激发了众人的灵感,一时间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白色背景板可以选择具有漫反射特性且光学特性稳定的材料。”
“选择可以摄像的显微镜,这个不知道学有没有。可以通过图像,结合计算机,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我觉得还要增加一些辅助数据的记录,比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它们是会对水滴造成影响的。我们的实验要求精密,就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
……
众人思路打开,前前后后说出来十几条可以完善的地方,就连徐凌都有些惊讶。
人多力量大果然没说错。
考虑到很多优化都是在实验器材方面的的,徐凌向何江然问道:
“何老师,刚刚我们提到的一些器材学校有吗?”“嗯……”何江然思考片刻,说道:“那些小器材,像微量注射器啊漫反射背景板啊,这些都有。但是带有摄像功能的显微镜恐怕有些困难。”
“是没有吗?”徐凌追问道。
“有是有,但那都是人家那些教授实验室里的,不好拿给你们用。”
何江然神色有些难堪。
“没事,那我们不用了。”徐凌连忙说道。
徐凌嘴上说不用,只是为了不让何江然难做,心里已经在考虑怎么才能用上了。
毕竟能让实验更精确,既然有,为什么不用呢?
联系曾博远和刘春林,他们应该能有办法,看他们的资历应该也足够老。
徐凌暗暗想着。
“那你们需要的其他实验器材我去给你们准备,其他实验室里有。”
看徐凌没有难为他的意思,何江然松了一口气。
“那麻烦助教了。”徐凌也是客客气气地回应。
显微镜没到位,实验自然无法进行。徐凌当即给曾博远打去了电话。
“曾老师,您好。”
“徐凌同学?有什么事吗?”
“是关于实验器材的问题,我们想要用一个数码显微镜。但是助教跟我们说学生实验室里没有,只有有些教授的实验室里有。”
“哦,这个问题啊。的确,器材更好,能够得到更精确的结果。那我去问一问,看哪里有没有空闲的,给你们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