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刚开始还有点纳闷,但很快就理解了对方的意图,便说道:“也别猜来猜去了,我利用代表的身份把这件事向上面反映。”
他一边说着话,还一边伸出右手,指了指头顶上的天板。
武耀阳不禁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面临的压力其实很大,大到他只能期盼方代表出来发声。
显然,方唯真正领会了他的意图。
接下来,三个人聊了一会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郑先发便拉着方唯告辞离去。
回去的路上,郑先发也显得轻松了起来,甚至还有心情吹口哨。
方唯倒是很沉默,在岔路口和对哦方分开,郑先发去了公社,他自己则返回了队里。
当天晚上,他就写了一份有关渡边投资的事情始末,并大声疾呼,呼吁各方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
事实上在当今,国内技术并没有被发达国家拉的太远,只是有些技术研发在后来自行放弃了,没有继续迭代下去。
翌日。
方唯起来后就去了队部,然后将自己写的材料寄去了京城。
他是全国代表,自然有渠道向上反映问题,这个身份在某些时候甚至比武耀阳好管用。
材料寄走,他就该干嘛干嘛。
方唯一般不会主动去得罪人,但事情找上门来,他也不会畏首畏尾。得罪了就得罪了,也没啥了不起,说到底他不过只是一个农民而已。
大不了扛着锄头下田种地。
“方支书,忙着呢?”
寄走了材料,方唯便坐在办公室看文件。
直到听到动静,他才抬起头来,刚才太投入了都没注意到有人进门。
“你们是三队的知青吧?有什么事吗?”
整个大队两千号人口,他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叫上名字。
但看着眼前的一男一女,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他俩都是三队的知青。
“方支书,我们俩自由恋爱、现在打算领结婚证,麻烦您给我们开个介绍信。”
男知青笑了笑,然后道明了来意。
随着下乡插队的知青的年龄增长,个人问题就变成了很现实的问题。有些人一门心思要回城,但也有一些人打算成家立业。
他俩就是来找方唯开介绍信的,然后去公社领结婚证。
“恭喜恭喜,恭喜二位喜结良缘。不过,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我问问你们,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跟家里通气了吗?”
方唯合上了手里的文件,有些问题他必须要问一下。
“和家里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