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也简单,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方唯笑了笑,顺着老人家的心意表了态。
阿公现在的身体情况还可以,孙道人说最近不用吃药,所以对方在寨里多住几天也没关系。
随后,方唯又问了一下寨里的情况,王松林一一做了回答。
瑶寨在秋收之后种了790亩油菜,平时的田间管理就交给了半劳力和老人。现在整个寨子的头等大事就是修路,今年辛苦一点,到了来年就会好很多。
另外寨里也想替换生猪的品种,打算逐步引进宁乡猪。
“三哥,你能不能帮忙给寨里买一批小猪崽?”
王松林觉得自然替换的时间太长,所以就开口请方唯帮忙。
“这事我要回去和队干部商量一下,估计问题不大。”
方唯虽然没有把话说死,但王松林觉得这事儿肯定能成。
下塘大队和瑶寨的关系日益紧密,双方合办了竹器厂,而且原材料也是瑶寨提供,这点事应该能通融一下的。
翌日。
方唯去山林里转了转,将山林的指定区域扩大了好几倍。这样的话,寨子里出产的山货肯定会更多,等他有时间了会专门进山考察,到时候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指定。
说实话,他这个头人还蛮称职的。
他在寨子里呆了三天,然后下山去了县育种基地。
应王亮的邀请,他在这边做了两场报告,主要是针对育种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这一忙活又是好几天。
齐海洋在县里等了一个星期,始终没等到方唯,这才深刻体会到自己的倔脾气是多么的误事。
下班前,他来到了武耀阳的办公室。
“武主任,你这会不忙吧?我有点事想和你说说。”
齐海洋也是没办法了,之前他的一位老领导找到他,想从瑶寨搞一批【农优58】稻种。
别看【农优58】在本县名声不显,那是因为这个稻种根本没有在县里大面积种植,全部销往了外地。
粳稻杂交水稻进入了有心人的视线,可一打听,这个稻种只有新林县瑶岭公社的瑶寨在生产,而且产出已经被别人包了。
鉴于老领导和齐海洋的关系,便有人求到了老领导这里,老领导这才给齐海洋打了个电话。
齐海洋接到电话当时就蒙了,但却不能拒绝,因为老领导对他有提携之恩,哪怕是硬着头皮也要完成对方交待的任务。
他首先找了郑先发,郑先发说这事没办法。
瑶寨早已向公社上报了他们的情况,公社也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