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他先看了当天送来的文件,然后召集郑虎等人开会。
“事情就是这样的,两个招工名额,大家有什么建议?”
这次招工不是当地企业来招工,而是衡州铅锌矿场要在县里招收30名工人,主要就是为了解决知青的工作问题。
各大队要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上报公社,公社经过审查后,将符合要求的人员名单交给招工单位。
这份名单基本上是最终名单,只要通过招工单位的政审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矿场工人。
“大队12个生产队,可招工名额就两个,怎么分配?”
“那还不好办,先让各个生产队挑选,然后每个生产队只能上报一个人,全大队就是12个知青。
然后咱们从12个知青里面选出两个人报到公社,不就行了?”
大家议论了一会,便拿出了解决方案。
方唯点点头,然后让高文书去下发通知。
因为名额不够,可以想象竞争会很激烈,但大队也没有办法,只能抱着优中选优的态度进行挑选。
通知下发到二队,整个知青组都炸锅了。
“琳琳,好可惜哦,人家这次是招收下井的矿工,没咱们的份儿。”
姜霞整个人都蔫了,由于工种的关系,她和楚琳琳都没希望。
二人索性也没有报名,没必要浪费感情。
“再等等吧,我总觉得以后像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多,你说不定还能回省城呢,别急嘛。”
楚琳琳就要淡定得多,她家里的子女多,生活条件不太好,从生活上来说还不如待在农村呢。
而且她总觉得上面不会让大家一辈子留在农村,总有回去的那一天。
最开始的机会不一定好,说不定到了后面还会有更好的机会。
她不急,可有很多人都开始急红眼了。
晚上。
方唯刚吃完饭,谢旺就点头哈腰的走进了屋里。
谢旺这些年的变化很大,在育林队干得不错,收入也上来了。之前的欠账早已还清,婆娘还给她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谢旺,你这是做么子?”
方唯注意到谢旺的手里还提了不少东西,招呼对方过来坐下,然后问了一句。
“支书,没啥好东西,是自家晒的小河虾,用来下酒还是蛮不错的。我有个事想求你,杜为民这小子一贯表现很好,这不有两个招工名额吗?他想去。”
谢旺哼哼唧唧半天,才说明了来意。
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育林队的一个知青来求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