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系最多已经种植到两代。目前看,性状还是很稳定的,等明年就可以进行三期试验。
【yx-032】稻种的常规培育已经取得了成功,只要解决了不育系的常规培育问题,这个稻种将会是第一种能全面推广的高产杂交水稻。
南光系列虽然各种指标更优秀,但受限于产量,最多能覆盖本县及其周边。
想在全地区推广根本不具备条件,这也是【清河一号】横扫整个地区的根本原因。
如果有了足够产量的【yx-032】稻种,未来的推广范围会延伸到全省,意义肯定是不一样的。
考虑到武耀阳急于出成绩的心理,方唯专门去了一趟公社,向公社汇报了【yx-032】常规育种的进展情况。
郑先发随后又向武耀阳作了汇报,武耀阳当时就乐坏了,不仅决定给予下塘大队通报表扬,而且还给下塘大队奖励了两台大型拖拉机。
当天,武耀阳亲自坐上拖拉机来到了下塘大队,拖拉机披红挂彩,方唯组织人员敲锣打鼓站在队部门前迎接,好不热闹。
武耀阳当着大队干部以及全体生产队长的面,发表了讲话,高度赞扬了下塘大队的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下一步,你们就要上量了,只有稳定的、大批量的产量,新型稻种才能大面积推广,为全地区的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耀阳随后把方唯叫到一边,单独和他谈了一次话。
“方支书,我打算将【yx-32】稻种的育种工作交给县里的育种基地。你不是说现在的瓶颈在于不育系的吗?这项工作可以交给你们大队。
只要你们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收购价会定的高一些,绝不让你们吃亏。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
武耀阳一手建起了【新林县农业育种基地】,距离出成绩还很遥远。
要是能拿下【yx-032】稻种的育种,育种基地马上就能名声鹊起,成为全地区最优秀的育种基地,没有之一。
清河县的育种基地虽然搞出了【清河一号】,但从各项指标上看,【清河一号】还是远远不如【yx-032】的。
“可以!但【yx-032】的发明权要归我们,我们也有自由培育这款稻种的权力。”
方唯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武耀阳,培育这款稻种原本就是为了推广到全地区,可下塘大队并没有足够的土地,所以授权给县里进行大规模育种是合适的。
但发明这款稻种的荣誉不能转移出去,发明人是他方唯、是下塘大队,这个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