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方唯一贯的工作作风,凡事不一定要亲力亲为,但肯定会深入田间地头和各个设施了解情况。
大家早都习惯了他每天在队里巡视的样子,全大队12个生产队,在哪里碰到他都不奇怪。
方唯不紧不慢的走着,默默的对【7号禽舍】进行了指定。接着他调整了【7号禽舍】的属性比例,肉鸡嘛,当然要加快生长速度,将出栏时间控制在两个月之内。
山上植被茂密,人工造林的工作全面展开。
板栗林和油茶林的面积进一步扩大,育苗工作正在抓紧时间进行。
等再过几年,山上的树林会连成片,各种的经济林、珍贵林木会给大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晚上。
方唯吃过饭之后去了关崇阳家里,和老爷子谈天说地,聊了一个多小时。
目前看,老爷子的身体没什么大问题,精神也很好,连早年的一些事情都记忆犹新。
“老三,你自己也要当心一些,最近的一些事情我都看不懂了。队里越富裕,恐怕麻烦越多。”
老爷子是一个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人,他觉得现在这种形势下,都要低调了再低调。
他不是说大队的分配机制有问题,而是应该重量控制,不要当出头鸟。
“我晓得的,实际上这两年我一直在压缩分配规模,要不然二队每个人分到手的口粮起码能有2000斤。”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随口应付了一句。
他其实不太想和老爷子探讨这个问题,老爷子无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无论是二队还是整个下塘大队,就像是夜空下燃烧的火把,非常耀眼,怎么低调也没有用。
除非他不搞高产稻种,不搞副业经济,否则的话,不可能不引人注目。
既然这样,反倒不如把事情做到极致。
比如他自己头顶上的光环、二队的两块牌子以及大队的试点单位名头,都是这种思想下的产物。
也许有很多人都没想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但武耀阳肯定是想到了。
二队和下塘大队甚至是整个瑶岭公社,事实上承担起了给全县供应优质稻种的重任。
下塘大队必须要稳定,一旦出现混乱,全县的粮食生产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这个后果,包括武耀阳都承担不起。
所以方唯根本懒得想武耀阳想做什么,他已经丝毫不担心对方会对自己不利。
对方是一个聪明人,这一点毋庸置疑,那就很好。
聪明人知道自己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