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购比例合理吗?有人反应你这是利用垄断优势哄抬物价,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另外,你们二队前前后后得到了上百万斤的稻谷,有些卖给了收购站,还有一部分去向不明,你能说明一下吗?”
李洪军的问题很多,主要是面对稻种换购稻谷的事情。
方唯很头疼,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位李组长。
“三级管理,队为基础,生产队是独立核算的单位,有权在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之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高产稻种的收购价和普通稻谷的收购价,基本上相差10倍左右,这就是我们制定换购价格的重要参照。
至于队里的集体积累,只要没有装进个人的口袋,账目清楚,似乎没必要给任何外人交代。李组长,你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我的理解没问题吧?”
最终,方唯还是不愿意多做解释。
李洪军听完,笑了笑,居然没有不高兴。
“方队长,看来你对政策也是把握的很准确啊。没错,多劳多得是咱们的分配原则,但也要兼顾公平性和防止贫富悬殊过大的原则。
工作组这次来二队,可不是来找麻烦的,而是来解决问题的。有些事情不澄清、不给出定论,你们以后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责难。”
倒是李洪军随后很有耐心的解释了一番,他说有些事不能总这么悬着,要有一个定论。
比如像稻种和稻谷换购比例问题,工作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给出一个说法。只要认定二队的换购比例是合适的,那么以后谁也没办法再拿这个问题说事。
李洪军的态度出乎了方唯的意料,但他不会因为对方的几句话就转变自己的看法。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他没那么天真。
在工作组之后的工作中,方唯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使得工作组的任务进度大大加快。
前后半个月,工作组便撤离了瑶岭公社,结论也很快就出来了。
关于育种这一块,由于方唯和育种小组未能拿出系统科学的培育方案,工作组认为局限性很大,无法进行推广。
这一点是准确的,方唯的育种工作和脚下土地绑定很深,离开了二队的一亩三分地,的确很难成功。
对几个高产稻种的评价,工作组认为可以大力推广种植。但良种的产量有限,暂时不具备在整个地区推广的基础。
关于稻种换购稻谷的比例问题,工作组认为是合适的,不存在所谓的哄抬物价问题。
二队的主要问题是未能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比如像对稻谷的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