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任务是进行配对实验,从中筛选出合适的品种。根据我们的观察记录,这一项工作很困难,能指点一下我们吗?”
育种基地的负责人,见到方唯十分热情。
同时人家的姿态放的很低,完全是一副虚心讨教的样子。
实际上杂交水稻研究是这样的,想要找到一种品质优良的杂交稻种,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比如像某个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上来了,却容易发生病虫害。解决植株容易倒伏的问题,稻子的口感又太差。
总之,想将不同品种的优良特性集中在一起,还能稳定遗传,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水稻一年生长两季,所以动不动就几年过去了还一事无成。
“指点谈不上,咱们互相交流学习。”
方唯有着显著的优势,他虽然没有经历过长期痛苦的试验,但可以根据结果反推。
反推的过程也是“避雷”的过程,可以让育种工作少走很多弯路。
方唯讲了很多,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育种基地的同志听得如痴如醉,这些都是人家的经验之谈,有不少人还拿出来笔记本进行记录。
方唯说完之后,现场掌声雷动。
盘莲看到这个情景,心里很高兴。自己的男人在外面受人尊重,她也感到很有面子。
接下来,方唯和盘莲在负责人陪同下,参观了整个育种基地。
这个育种基地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各项配套设施很完善,显然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方唯有种感觉,按照清河县的重视程度以及目前的进展,人家很有可能在五年左右研究出第一代杂交水稻稻种。
他对于此事是乐见其成的,要不然也不会一趟趟跑过来,指导人家的研究工作。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他事实上已经站在了这一领域的最前沿。
中午。
方唯和盘莲就在育种基地吃的饭,饭后休息了一会,然后继续和育种基地的同志进行交流。
第二天上午,方唯带着盘莲在清河县城逛了逛,盘莲从头到尾都很兴奋。
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离开本县,对什么都很好奇。
下午,方唯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一份【杂交水稻育种指南】,然后交给了常温元。
“方队长,你可是给了我们一份大礼啊,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谈不上,我就是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研究经验,都是很粗浅的东西,希望能对你们要用。常局长,明天我就要回去了,咱们再联系。”
“这么着急?不过你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