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作,在春播期间都没有停止。
郑豹在工地呆了一个月之后,带队返回了村里。这一次是郝艾珍主动请缨,带着轮换人员去了工地。
郝艾珍肯定没有铁姑娘那么能干,但也是样样农活都精通。在她还没有当妇女主任的时候,评工分就能拿到9分,还是很不简单的。
集中育秧还需要一段时间,中间的空闲期,方唯和方平开始在一亩坡地上种植黄豆。
仅就现实情况而言,黄豆依然是最合适的经济作物。
方家现在每个月的黄豆消耗可不小,两个孩子要喝豆浆,盘莲和方唯也要喝豆浆。
另外,家里人都喜欢吃豆制品,包括豆腐、豆腐皮等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一部分肉食。
方平那边的自留地都用来种菜,方唯的1份自留地,则种植了次一级【南光二号】稻种。
从理论上来说,像这样的留种根本不适合种植。
但方唯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想尽快知道【育种遗传稳定性+1】,到底是不是像自己判断的那样。
如果自己判断正确,那么杂交水稻的次一级稻种也应该可以种植。
时间就在忙忙碌碌中溜走,这段时间,盘莲经常要去姚家岭水库工地慰问演出。
郑先发觉得宣传队这种形式非常好,于是就将整个大队下属生产队的宣传队,进行了整合。
去芜存菁,盘莲依然留了下来。
公社有样学样,徐广生采用了郑先发的这套办法,最终成立了【瑶岭公社文艺宣传队】,将各大队的宣传队全部撤销。
宣传队的成员半脱产,排练和演出的时间记10分工分,平时按照队里的评定标准走。
宣传队的任务可不仅仅是去工地慰问演出,还会到各个生产队给社员们表演节目,宣传方针政策,并传播一些农业小知识。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提前写好的,宣传队员背下来之后原封不动的转述,不能掺杂任何个人的理解。
由于盘莲白天经常不在,这段时间方唯又开始到大哥家里蹭饭了。
“小弟,你就是太宠着莲妹子了。一天到晚唱歌跳舞有什么用?还不得回来吃自家的米,公社又不发一分钱。
你们结婚大半年了,莲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也不着急,真不知你咋想的。”
田桂不是对盘莲有意见,而是替方唯着急。
甚至最近的一些事情让她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当初并没有看清楚莲妹子,这妹子貌似不是过日子的人呢。
“大嫂,你就别操心了,宣传队是我支持她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