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徼获
西汉人的一生,出生时就要傅籍,也就是办理户口。
未成年的儿童,被称为小男、小女,从三岁开始缴纳口钱,一直到十四岁结束,每年只需缴纳二十钱。
等到七岁,就要开始读书了。
西汉重视小学教育,在郡国设立郡国学,又在县、道、邑、乡、聚设学,建立了一套遍及所有郡国的小学教育体系。
这是西汉独有的义务教育,教育的质量比较一般,通常是用《仓颉篇》进行启蒙,只是识字和一些普通的常识,比如五菜是什么,姓氏、动物、药品等等。
从二十二岁开始到五十六岁,每个成年男子一辈子需要服两年兵役。
服兵役期间,识字用字,练得一手好字是选拔吏卒的必要条件。
尹齐、王温舒家中拥有了三车麻纸,可以保证数代人征辟为吏,相当于保证两人的儿子、孙子、曾孙,甚至是玄孙都能上岸公务员。
这个恩情太大了。
尹齐、王温舒不得不深深的下拜。
腰弯的过深,黑衣的宽大袖子,垂到了地面。
贼捕干、狱小史一脸的羡慕。
西汉在全民服兵役的制度下,竞争的人数过多,征辟为吏太难了。
家产十万钱以下的小家,很难提拔为武吏,更何况大部分贼捕干、狱小史只是家产两万钱以下的贫民,家中儿子只能参加教育质量一般的义务教育。
没有余钱给儿子跟着庠老(老师),继续深造,更没有余钱买来麻纸、简牍让儿子练得一手好字。
郭解看着一脸羡慕的贼捕干、狱小史,笑道:“二三子离开榖树里以前,每人拿走三十刀麻纸,带回去给家中子男好生练字,争取征辟为武吏。”
一刀是一百张麻纸。
三十刀便是整整三千张麻纸!
纵是蠢得像头猪,也能练得一手好字。
在服兵役期间提拔为一名武吏!
贼捕干、狱小史的眼眶红了,哽咽着看向郭解,学着尹齐和王温舒的样子,深深的下拜。
榖树里门口。
两名铁冠、黑衣的酷吏,带着往后一场场大清洗中,抓捕公卿列侯和看押公卿列侯的贼捕干、狱小史,朝着郭解深深下拜。
拜倒了一大片。
郭解满脸喜色,没有拒绝下拜,欣喜的看着自身名望在贼捕干、狱小史之中大涨。
西汉的风气是轻生重死。
只要这些底层吏民觉得自身承受了郭解的恩情。
就会像籍少公一样,只是因为不想透露郭解逃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