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面对狄道外袭来的匈奴人。
卫广神色一凛,低声道:“我曾经遛马,遛到过狄道,见识过边塞的烽燧戍卒,这些人不是寻常游侠儿所能相比,正是边塞烽燧的戍卒,兄长切不可大意。”
狄道隶属于陇西郡,在汉武帝没有开拓大汉疆土以前,距离长安不过数百公里的狄道便是长城边塞。
从长安骑马,四五天便能抵达边塞狄道。
长安背靠着渭水建城,狄道在渭水的上游源头,走水路两天便能抵达狄道。
郭解惊异于贾子光藏匿了十几名戍卒的同时,看向卫广的眼神颇为无语,遛马跑到了狄道边塞,真是能跑,也不怕被平阳公主抓住他公马私用。
“郭亭长放宽心。”贾子光神色轻松的说道:“复壁藏匿了十几名戍卒,嗯,想必你也看出来,全是在边塞烽燧戍守多年的老卒,本吏养着他们,每年耗费不少钱帛找人代替服役,只是为了保住自身的安危,没有袭击郭亭长的意思。”
“呵呵。”
贾子光突然自嘲一笑:“不是谁都有你那般的胆子,拿着不知从哪找来的红绦扎甲,扔在阳翟原氏的仓房内,谎称私藏甲胄,族诛了阳翟原氏,不愧是手搏猛虎的豪侠,郭亭长的胆气惊人。”
诬告反坐。
稍有不慎,遭到族诛的人便是郭解。
以及他身边的上百名绛服游侠儿,除了郎官张骞、平阳公主的骑奴卫广,阖族上下都会被杀光。
贾子光派人清查了郭解的车马,没有携带一副红绦扎甲,无需担心郭解再次使出私匿甲胄的阴招,诬陷南阳贾氏私藏甲胄。
“来人。”
贾子光叫来几名女婢,似是真想化干戈为玉帛,满脸喜色的说道:“本吏听闻郭亭长大驾光临,嘱咐庖丁造饭,为你熬煮了一釜枭羹,请飨。”
一名中年短须的庖丁端着铜釜走进来,咕嘟嘟冒着热气,放在正房中间的马蹄地灶上,拿出一些名贵的香料,茱萸、椒、大酢,还有一些黄褐色的盐,放在铜釜内,搅拌均匀,弓着身体退了出去。
味道闻起来很香,铜釜翻滚着乳白色的肉汤,表面飘着一层油脂,任何人看来都是难得的佳肴,尤为难得的是飘着油脂。
所谓膏粱子弟,膏指的便是油脂。
“先给郭亭长盛一碗送去。”
贾子光看到铜釜内翻滚的枭羹,蜡黄色的脸容,出现了几分容光焕发,介绍道:“这便是今上赏赐给百官的枭羹,平帻庶民听都没听说过,何况是享用,难得的佳肴用来宽待郭亭长,可见本吏化解恩怨的决心,郭亭长快快享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