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茶叶完整,泡出来的茶汤也足够透亮,茶汤的先鲜后醇,层次十足。”
客套过后,杨复光决定拿出诚意,因此开口说道:
“龙州和绵州的眼线太多,只能走茂州和翼州,将人送往松州后交由节帅您们自己安排。”
“我们只选青壮,绝不选老弱,因此这价格兴许会高些。”
杨复光字字斟酌,说话同时,不断观察刘继隆表情,确定刘继隆没有不满后,他又接着说道:
“三个人换挽马一匹,或一个人换粮十石如何?”
“嗤……”刘继隆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而旁边陪同的高进达与崔恕也开始了压价。
“杨监军,这些百姓留在西川,你们也没有多余的钱粮安置,届时说不定还会生乱。”
“三石粮食,这都足够在西川的口马行买五个壮丁了。”
眼下流民遍地,人也就变得不值钱了。
十石粮食,这都足够一个人吃两年了,陇右自然不会以这种价格采买人口。
陇右粮食多不假,但这不代表陇右都护府的人是傻子。
“杨监军若是真心做买卖,那还是拿出诚心价吧。”
崔恕语气平淡,杨复光听后也不免汗颜,只能压价道:“五个人换挽马一匹,或一个人换八石粮食……如何?”
面对这个价格,高进达仍旧不满,因此他摇摇头道:“六个人换挽马一匹,一个人换粮食六石。”
“这未免太少了吧……”杨复光笑呵呵的与高进达打着商量。
高进达见状还想开口,刘继隆却适时开口唱白脸道:
“六个人换挽马一匹,一个人换七石粮食。”
话音落下,他看向杨复光:“如何?”
杨复光也知道三人是在变着法压价,但对于西川来说,能解决流民的事情,又不用钱采买马匹和粮食,这笔买卖怎么谈都是赚的。
当年白敏中能被弹劾,主要还是北司当时不够团结,而自家阿耶与叔父权柄不大,帮不上忙。
如今自家阿耶和叔父权柄极重,只要他们不松口,即便是王内相也只能点头。
这般局面下,自然不用担心旁人弹劾。
想到这里,杨复光便作揖道:“如此的话,便卖节帅一个面子,以此价成交。”
“如此甚好。”刘继隆举起茶杯,与杨复光遥遥碰杯。
杨复光见状哑然失笑,但还是举起茶杯,与刘继隆隔空碰杯后将茶水饮下。
“传膳吧。”
刘继隆吩咐正堂外的兵卒,不多时便见一道道菜肴传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