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鼻尖,尽数扑捉了去。
秦陌心头猛地一紧,一捂鼻头,推开房门,飞快逃离了出去。
--
兰殊知晓秦陌向来喜爱干净,只是未料这一世更甚。
她惊诧地发现,现在的他不仅在忙碌了一天后会沐浴,近日,清晨沐浴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她盯着耳房里用了近半的香皂怔怔出神,也不知,他是想把自己洗下几层皮。
兰殊不解,也不敢多问。
她睡到了几近中午才醒,默默为他备下午膳后,往酒窖里探勘了会新酿的酒,继而便逃出了门。
兰殊自知自己睡过了头,清晨少年横眉厉色喊她起床的画面,也愈发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
以她对秦陌的了解,他若心情好也罢,倘若一不小心触到他霉头上,必然就要因她胆敢对他不理不睬,储着法子罚她的。
事实证明,兰殊完全料准了自己的命运。
这日下午,她刚从外头采买回来,一入大堂门,便先在心里啐了一声,眉心紧皱。
少年安坐在桌前,旁边,站了两名衣袍朴旧的僧人。
兰殊不喜丑物,也不喜僧人。
并非以为他们丑,这世上恍若天人的秃驴多了去了,她不是没见过。
可恨的是他们长着一副慈悲为怀的嘴脸,却不积口德,非说她是个消夫家气运的祸水克夫命,兼红颜薄命。
联想到自己的凄惨下场,兰殊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被克死的无辜小可怜。
却因为这帮秃驴丧心病狂的指责与预言,让她度过了一整个憋屈的童年。
最后还是落了个英年早逝。
这真的很难不迁怒。
而那两和尚似是对后背这道愤恨的目光若有所感,纷纷回过头来,迎接上兰殊的视线,甚至双手合十,遥遥给她稽首行礼,说不出的和颜悦色。
兰殊眼底对他们藏匿的厌恶,就这么落到了秦陌眼中。
秦陌眼里一抹讥诮之色闪过,就像一汪深邃无澜的夜湖,倒映了一道扫把星。
这段日子,秦陌渐渐同赵桓晋在陇川安插的暗桩取得了联系。
赵桓晋为了协助他,在陇川放置了两条暗线,一条在勾栏,一条在寺庙。
这两僧人,正是城东观音庙里的线人。
开酒坊的益处,就在于不论是勾栏瓦舍的人来买酒,还是寺庙里的和尚来化缘,都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可是最近城里在查一些命案,最新的线索,疑犯似是一个光头。
这两和尚急匆匆赶来酒坊,便是要提前告知秦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