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民真诚的感谢更加珍贵。
“瞧我这脑子,都高兴坏了,李顾问您过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我这就去通知厂长。”看门大爷擦了擦眼角的红润。
说完,他便匆匆走进厂内。
……
没过多久。
正准备下班的厂长,跟着看门大爷气喘吁吁地小跑着走了过来。
当看到李暮的时候。
厂长还不敢置信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生怕自己看错了。
他听自己的老领导说过。
李暮来奉天进行学术访问,州里郡里的领导,以及大大小小副领导,全都在火车站迎接。
这份待遇,恐怕也只有上面排名靠前的几位领导才有。
“李顾问,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厂长人还没到,便迫不及待地高声喊道。
李暮迎上前,和对方握了握手,笑道:“是我不请自来,还望厂长您见谅才对。”
听到这话。
厂长这才反应过来。
陪同李暮前来的,只有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州里或郡里的领导随行。
“李顾问,不知道您过来是……”厂长恭敬的问道。
不管有没有领导,他都不可能怠慢。
李暮道:“是这样,我临时起意,想考察一下奉天钢铁厂的基本情况,为以后的研究做一些参考。”
“原来如此,那您快里面请,我这就让厂里最熟练的工人,来为您介绍!”厂长惊喜道。
鼎鼎大名的李暮顾问来他们奉天钢铁厂考察。
这事说出去,恐怕能让他的朋友们羡慕死。
而且说不定李暮考察过后,就搞出了什么厉害的科学发明出来,那以后吹上一辈子都不为过。
李暮看着热情的厂长,也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跟着对方走进钢铁厂。
……
奉天钢铁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33年的时候,前身是中山钢业。
最初只有5架三银横列式轧机和1座1.5吨小电炉,主要利用大钢厂剩下的边角料和废钢再轧出小圆钢和扁钢。
当时的年产量,仅仅只有500多吨,大部分用于制作军用马钉。
在本世纪45年到48年的时候,工厂的设备曾被出售,厂房变为骑兵的马厩。
其经过多次的变革和重组,才渐渐形成了现在以平炉炼钢为主要炼钢模式,年产量达到6w吨。
这个产量并不多,而且练出的钢质量也一般。
所以很早开始,作为厂长的宋运杰,便一直在寻求突破和转型的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