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所说的时间,也没有一个超过3分钟。
最后只了不到15分钟,便草草结束了软件工程的开场典礼。
然而并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毕竟这场学习会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彰显某些人的地位和存在感。
你要是说得久了,又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只会徒惹学生们厌烦而已,没有任何作用。
当论到李暮时,他接过话筒,道:“我这里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就简单地说几句,咱们便直接开始怎么样?”
话音刚落。
下面便响起一片“哀嚎:
“不行!”
“李顾问,您多说两句吧!”
“是啊,以后我们走了,便再也听不到您的教导了!”
……
看着热情的学生们。
李暮顿时无奈的扶额,沉吟片刻,然后道:
“我说的话,大家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全部记下来。”
“不管是对于科研,还是对于你们的人生,大家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在你们以后的研究和工作,乃至生活当中,可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那时我说的话,很难说会对你们有所帮助,更多的时候,要问问自己,你们如是,我亦然。”
他说完后。
台下“唰唰~”的笔记声停顿了片刻。
旋即,震耳欲聋的掌声,在大礼堂中响起,直冲云霄。
这番话对于他们来说,不必记在纸上。
因为他们已经牢牢地记在了心底。
……
掌声过后。
学习会继续。李暮将早就拟定好的一些软件工程应用问题,交给王教授发放给学生们。
然后将所有人分为24个小组,4个大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这五天的时间内,他们可以去工厂、去学校、去研究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践的经验。
也可以在学校里,进行理论上的讨论,日后再慢慢消化。
选择权在于他们,李暮不会多加干涉。
他所会做的,只是尽量地帮助他们,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帮助。
这两者都十分重要。
地方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
有些问题,可能用仪器测试一下,便能够得出结果。
但如果没有条件,便要靠人力慢慢地却试错,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够解决。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后面还是要多搞几个来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