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了。”王绶觉苦笑道。
半导体研究所全所上下才不过一百多人,在兼顾那么多研究项目的情况下,继续增加,不是个正确的决定。
李暮闻言愣了愣,王绶觉会这么说,显然招人和外包这两个方法是行不通了。
而且那点人数,想要重新搞一个材料计算软件研发组,也不现实。
想了想,道:“那能不能从全国调集这方面的专家和教授过来呢,这样肯定足够了吧。”
“足够是足够,但各地的研究所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放人吧。”王绶觉道。
李暮微微颔首,道:
“足够就行,我现在就去找吴所长,让他向上面打报告。”
“黄教授,我写了一封研究草案,您先带着大家看一看,讨论讨论。”
“等人一到齐,我们立刻展开研讨!”
说完,他便匆匆去找到吴有望,将需要提了出了。
后者二话没说,一个电话就打给了郭默。
……
召集全国的技术人才前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不过上面给的批复很快,只有一句话——加急,务必保证李暮的研究需要。
距离李暮提出需求后不到两个小时,全国各地的政务机关和研究单位,便收到了下达的紧急通知。
不到五个小时,夏北、夏东、申阳、上亥等等各个地方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第一批派出的专家和教授,已经在赶赴京都的路上。
……
这边,半导体研究所的实验室内。
李暮还不知道自己的一个要求,在全国掀起了怎样的动静。
他现在正拉着黄坤手底下的三个实习研究员,讲解着电磁炉的原理:
“电磁炉,顾名思义,就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
“进而在导体内部产生我选电流,最终实现加热的目的。”
“整体构造分为四个部分,整流电路、控制电路、屏蔽层和顶板上的含铁质锅,以及最重要的屏蔽层。”
……
李暮先将电磁炉的基本情况都介绍了一边,然后便点名一个叫杜飞的助理研究员,负责主持电磁炉的研制。
这个人他有点印象,虽然只有二十七八岁,还比较年轻,但做事踏实稳重,在电子手表、掌机等几个项目里表现得都不错。
由他负责按照他写的方案书去进行研究,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不行,李顾问,我的能力还不够吗,还是交给其他有经验的专家和教授来做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