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黄新华有些奇怪:“王所长,这个领头人不应该让李暮担任吗,我怎么能行?”
“以前他只是学生,身份不合适,但现在他有专家津贴,无论是学术还是地位都不低于我们。”
“这次的cmos工艺,理应由他领头才是!”
面对质疑,王绶觉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看向李暮。
这个锅他可不背。
“黄教授,这是我的想法。”李暮接过话茬,“您先听我说,我让您担任领头人有两个考虑。”
“一是现在全所都以完成上级下达的紧急任务为重,需要我在这方面出力。”
“二是我还在上学,cmos工艺的研究不是个小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
“您总不希望,我因为旷课挂科毕不了业吧。”
两个理由,让那个黄新华无话可说。
他只能先答应下来。
……
随着黄新华的加入,cmos工艺的研究正式开始。
不过cmos本质上还是为计算器的研制服务,整个半导体研究所当前的研究重心,仍是计算器。
……
十天后。
在基本解决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键盘等问题后,紧接着就是关于显示问题的讨论:
“我看可以沿用手摇计算器的方式,至多增加一个转换方式,就能表现结果。”
“手摇计算器是机械传动,和咱们研究的芯片计算器完全不同,应该寻找一种新的更简洁明了的方式。”
……
会议室内的气氛明显轻松明快了许多。
里面有不少曾经参加过紧急任务的老研究员和教授,他们本来以为这会是场艰巨的科研攻坚战。
但仅仅十二天,就把完整的理论框架建立,并着手进行实验,让他们都不由惊叹。
想到这里,他们纷纷扭过头,看向会议室的后方:“李暮,你怎么看?”
讨论过后这样的询问,几乎成了他们惯例。
主要是,真能听到东西。
李暮缓缓起身,快步走到台上,扫了一眼期待的众人,道:“我认为可以在二极管的基础上,做出一种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那又是什么新东西?”一旁的王绶觉忍不住问道。
李暮道:“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二极管中电子和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
“利用这种可见光,我们就能组成文字或者数字的显示器。”
“假设每个发光二极管都放置在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当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