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方的民航客机,退而求其次,也是从大熊那儿购买伊尔系列客机。当然,伊尔系列还是为主的,这主要是伊尔客机,它是真便宜啊!
哪怕是运10前次试飞成功,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试飞之后,都没有得到国内民航系统的订单。
但这一次国内民航是打算从一开始就给魔飞打一针鸡血的。
这也是上头领导的指示。
孙晓宇对林建设说:“林总啊,您得给我一个准确的时间啊,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交付飞机?”
林建设微笑着说:“最多一年半之后。”
“当然,如果试飞非常顺利,飞机经历过多重考验之后,都没有任何的大问题,也不需要再进行大的改进的话,很有可能半年之后就可以定型,然后就能批量生产交付了。”
孙晓宇皱眉说:“大熊的伊尔62从研制开始到正式交付还用了4年呢。”
“波音的707从研制到交货,用了8年。”
“人家技术都那么先进了,还要用这么长的周期。”
“为什么您可以自信满满地认为,最迟1年半就可以开始交付?”
“如果太过仓促,您难道就不怕会出重大安全问题吗?”
作为收货方,孙晓宇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不是刁难,而是负责任的敦促。
林建设说:“这是因为,咱们的运10已经算是很成熟的一个机型了啊。”
“毕竟,咱们建成试飞都已经两年多了。”
孙晓宇说:“可是,你们不是进行了重大改进吗?”
“我也参观过改进后的运10飞机,几乎已经大变样了。”
“航电系统几乎全换。”
“发动机也换了国产的,第一次装上飞机。”
“我想说的是,我们也不能太着急了,安全第一。毕竟,飞机可是在天上飞,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王浩然这个时候在旁边微笑着说:“晓宇同志,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注重安全!”
“毕竟,设计研发者才是第一责任人啊!”
“之所以刚才林总说可以最短半年内供货,是因为我们对现在的运10有着强大的信心。”
“新的运10虽然才刚刚总装下线,但它的设计思路却是很成熟的。只要试飞过程中没什么问题,安全系数经济指数完全正常,那就可以开始量产了啊。”
“所以,请您务必相信我们吧。”
王浩然知道,孙晓宇这次其实就是被迫过来捧场的。
如果不是上面领导要求他必须得支持国产飞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