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楚王殿下已经在江南,初步建立起了,不让人吃亏的好名声。
大家相信他不会亏了自己,所以才会慷慨解囊的。
“哈哈,好。诸位果然是本王的好朋友,织染局的好伙伴,市舶司的好搭档!”朱桢高兴的给了三句评价。
“多谢殿下夸奖!”大户们高兴坏了,他们可知道这三句话的分量。那就是日后整个江南上流社会的入场券啊!
“当然,本王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好朋友吃亏。”便听老六慷慨道:“这笔钱,算是织染局借你们的,而且是现借现还。你们可以选择粮票,也可以选择丝绸,当然是认证过的。”
“不用不用,”大户们更加慷慨,纷纷拒绝道:“能得到殿下的友谊,我们已经大赚特赚了,哪能再要回去?那还怎么配当殿下的朋友?”
“艹……”屏风后的老四,彻底无语。老六的友谊这么珍贵的吗?
不知道自己的值几个钱?
第五三二章新财路
行辕花厅里的气氛愈加融洽,简直要好到蜜里调油。
“你们的心意,本王完全明白了。”朱桢还就是这种顺毛驴的脾气,你越是捧着他,他就越不能让你吃亏。
“借来还去的,确实有些生分。但是本王怎么能让自己的朋友吃亏呢?那就太没面子了!”他寻思一会儿,一拍大腿道:
“要不这么着吧,本王再给你们个发财的机会。”
“这个好,殿下请讲。”众大户对‘神奇的老六’期待可是极高的。
“你们不觉得,眼下我们出口的商品,稍微有些单调吗?”朱桢先问一句,又问沈荣道:“你是市舶司的副提举,这个问题你有发言权。”
“是。”沈荣忙点点头,恭声回答道:“眼下市舶司出口商品中,生丝、各种丝绸、以及丝绸制品,加起来占八成以上。确实太依赖丝绸了。”
“剩下的两成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扩大份额?”朱桢问道。
“剩下的两成,主要是瓷器、松江棉、宣纸湖笔之类的文具文玩,以及一些工艺品。”沈荣沉声回答道:
“至于为什么占额这么少,有的是因为产量有限,比如瓷器。有的是因为销路一般,比如松江棉和各种药材。海外是产棉布的,我们的松江棉质量再好,他们也不愿意花几十倍的价格购买。”
“嗯。”朱桢点点头,沉声道:“看来只有我们独家生产的商品,而且还得广受海外各国追捧的,就像丝绸这样的,才能量价齐高,让我们赚到大钱!”
“殿下说的太对了。”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