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但也重情重义,大智若愚。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还年轻,屹立三朝不是问题,你抱紧这条大腿,以后说不定还会救咱们邓家一命。”
“我记住了,爹。”邓铎眼睛肿得像铃铛,嗓子都哭哑了。
……
跟儿子交代完了,秦王走进来,与岳父诀别。
“殿下贵为亲王,按说老臣不该瞎操心的,但你既然叫我一声岳父,有些话我就姑且言之了。”邓愈缓缓道:
“你品行不坏,但性情险躁,又头脑简单,容易偏听偏信,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在京城有皇上和太子管着没事儿,来年就藩西安,天高皇帝远,怕是要惹祸的。”
“那,那俺该怎么办?”秦王神情紧张,这个老头儿是他除了父皇以外,最尊敬的男性长辈了。
“家有贤妻,夫不遭祸。”邓愈便道:“敏敏虽然不是汉人,但知书达理,深明大义。你就藩之后,王府的事情要多听她的,就不会有事了。”
“俺,俺记住了。”秦王重重点头。
……
然后是沐英,邓愈对他笑道:“你我没什么好担心的,日后成就必定在我之上。”
最后进来的蓝玉,邓愈就忧心忡忡道:“你是天生的名将,未来只有沐英能与你比肩。但是你性情急躁,张狂不羁,这对一般将领算不得什么。但身为三军统帅,这种性格不但会害死你,还会连累你的部下的。”
蓝玉嘴角抽动一下,闷声道:“末将以后会注意的。”
“唉,是我多嘴了。我连自己家将来的事情都管不了,哪能管得了别人呢?”邓愈长叹一声,闭上了眼睛。
当夜,将星陨落。
第四五五章王之安慰
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西征军班师途中,邓愈在距离南京不到三百里的寿春县因病去世。
噩耗传到京师,朱元璋闻讯当朝大哭,下旨辍朝三天,全城戴孝。并至长江边亲迎邓愈灵柩祭奠,宣布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
朱元璋还亲自选择墓地,将邓愈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墓前置六对石翁仲石马,令山上遍地松柏,禁止砍柴打猎。并命人将邓愈的功绩写入《洪武功臣录》中,可谓极尽哀荣。
数日后,宁河王府中,孝子贤孙们在灵堂守孝。
“楚王加海王殿下,前来致祭。”一声通禀中,朱桢身穿素服,一脸严肃的进来,给宁河王上香磕头。
孝子贤孙还礼之后,邓镇起身相送,朱桢却摆摆手,指了指邓铎道:“他送本王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