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道:“至于你们把家产献给朝廷,那是你们的自由,跟本王有鸡毛关系?”
“那……”众人一时搞不清他想要什么。
“先把你们洪武三年,巧取豪夺的产业,退还给人家。”楚王便让胡显,将那摞文契分分给众人过目。
“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时候由不得他们不答应。
“然后,告诉你们家里人,让他们这段时间全力配合本王。谁配合的好,等本王此间事了,便放他自由。”朱桢又提了个一点都不过分的理由。
让这帮人不禁暗暗感叹,楚王殿下真仁慈啊……跟可怕的晋王完全是两个极端啊!
第三九四章老六就是花活儿多
“那家里头,到底该怎么配合呢?”那个叫朱合的问道。
“放心,本王做事最讲章法。罗老师……”楚王殿下便招招手,示意自己的工具人介绍下规则。
‘其实我是一个作家……’被迫营业的罗贯中腹诽一句,推了推眼镜,一脸生无可恋的讲解起殿下的‘将功折罪大评比’来。
简单来说,就是楚王定了三大评比项,每月考核一次,谁家表现的好,就得高分;谁家表现差,就得低分。
评比以一年为期,到期后计算累计分值。
排名前十的,可以重获自由,保住全部家产,还可以成为织染局的分包商。
十一到三十名可以重获自由,保住全部家产。
三十一到六十名,可以重获自由,但主动捐献一半家产。
六十一到一百名,可以重获自由,但要捐出全部家产。
阶下囚们听得热泪盈眶,楚王殿下明明可以明抢的,却还给大家个比赛的机会……他真的,我哭死。
但再往下听时,他们才知道,原来殿下并没打算全部放过他们。
因为一百名之后的,非但要没收家产,本人还得被流放……
而且流放的距离,也跟名次挂钩,比如一百一十名以前流放崇明,一百三十名以前流放辽东,一百六十名以前流放黔州,两百名以前流放琼州,两百名以后统统流放乌斯藏……
阶下囚们登时紧张了,知道必须得力争上游了。只有挤进前三十名,才能毫发无伤啊。
至少不能落到一百名开外,不然一旦被流放充军,那可就生不如死了。流放崇明、辽东的还好点儿,要是落到什么贵州、黔州、乌斯藏……这把骨头多半就交代在那鬼地方了。
“诸位放心,所有评分都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楚王殿下给他们吃颗定心丸道:
“本王将会同李知府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