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脸不悦道:“这可是用你们自己的粮食,救济你们自己的百姓,还得本王来做担保,见过本王这样的怨种么?”
“殿下息怒,实在是规矩不可破啊……”三人忙陪着小心道:“其实即便如此,我们也是担了责任。”
“毕竟殿下没有用一寸土地作抵押,而且那织染局的规模,也着实小了点儿。”
“多小?”楚王问道。
“一共就十几具织机,还不如大一点的织户呢。”费知县轻声答道。
“放心,规模很快就会大起来的,整个苏州城的织工,都会为本王工作的!”楚王殿下却豪气干云道。
……
不管三位官员心里怎么想,由皇家织染局出面,楚王做担保,向一府二县的预备仓借粮这事儿,就定下来了。
为免夜长梦多,楚王马上命罗贯中草拟合约,与三位官员当场签字画押。
然后又与李亨三个,最后敲定了‘苏州粮票’的诸般细则。
双方约定,苏州粮票由皇家织染局发行,一府两县预备仓负责凭票兑粮,但总额不超过二十万石。
因为一府两县,拢共借给皇家织染局二十万石粮食。
而且楚王承诺,如果皇家织染局不能按时归还粮食,便由他负责归还。
亲王有每年五万石禄米,这才是李亨三人敢开仓借粮的根本原因……
待到一切敲定,三位官员又对楚王殿下,感到深深的歉意。
“明明是我们的事情,却要让殿下背上这么重的负担。”李亨向楚王道歉道:“真是太对不起殿下了。”
“没事的!”楚王殿下圆圆的眼睛里,写满了忧国忧民道:“父皇常常教导我们,要敢于担当。何况本王的俸禄,都取之于民,这也算用之于民了。”
三人深受感动,都觉得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啊。跟凶残奸猾的晋王不同,楚王殿下简直是菩萨心肠啊……
……
待替殿下送走千恩万谢的三人转回,罗贯中终于忍不住吐槽道:“他们不知道殿下,还没资格领俸禄吗?”
“那是,本王兜比脸干净。”楚王殿下丝毫不以为耻道:“不然先生这个楚王侍读,也不至于还得挂在我舅舅那里吃空饷。”
不同于一上来就按正规军组建,月月有饷银的王府护卫军。得等到亲王开府之后,王府官才有俸禄领。当然,刘伯温那种皇帝亲自聘请的王傅除外。
“而是偌大一个苏州城,靠纺织业吃饭的人家不下十万户,区区二十万石粮票怎么够?”罗贯中便听楚王语出惊人道:“本王要印一百万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